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出究院(简称"中能国研")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设有多家分支机构,是一家专注于为电力行业提供科技服务的 平台型企业。

作为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和北京市 “专精特新” 企业,中能国研以 “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技术工作者职业成长” 为使命,采取 “智库组织+科技服务” 的运营模式,整合电力行业专家资源, 围绕技术创新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科技服务, 包括科研、标准、咨询、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

核心资质荣誉

Core qualifications and honors

承担9个行业组织(平台)秘书处工作

拥有20+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主导/参与70+项国标/行标/团标制修订

持有工程咨询甲级资信证书(2021年)

通过ISO 9001/ 14001/45001/20000/27001/50001等6项管理体系认证

专注领域:输配电、信息通信、综合能源等

北京
西安
郑州
苏州
武汉
杭州
广州

服务全景图

Service Panorama

建平台、解难题、助转化、促发展

打造凝心聚力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服务链
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
示范应用
商业运营
  • 科技查新
  • 资源布局
  • 技术调研
  • 专利运营
  • 知识产权
  • 调研走访
  • 成果转化
  • 会展策划
  • 知识服务
  • 行业研究
  • 课题申报
  • 技术规划
  • 联合研发
  • 成果提升
  • 工程萃取
  • 示范应用
  • 创新咨询
  • 人才培养
  • 信息情报
  • 评估评价
  • 技术评估
  • 标准研究
  • 标准立项
  • 技术推广
  • 创新孵化
  • 品牌推广
  • 国际交流
创新链
创新需求
立项
技术研发
小试
中试
产品
示范工程
设计改造
商业化
产业化
市场驱动 技术驱动 销售驱动 ……
工艺创新 产品创新 设计创新 ……
检测认证、……
双创基地、产业园区、 示范城市、孵化器、 ……
研发创新 管理创新 模式创新 品牌升级 渠道拓展 ……
技术成熟 标准规范 产业配套 区域集群 国际市场 ……

反复改进

生态链
政策
技术
人才
资金
服务
市场
支
撑
  • 政府、协会、园区
  • 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智库
  • 基金、投融资机构
  • 科技服务机构
  • 用户、合作伙伴

主要困难与挑战

Main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成果价值提炼与表述能力不足

技术团队擅长研发,但缺乏将复杂技术提炼为评委易懂、认可的“核心创新点”的能力。

管理团队实践经验丰富,但难以将管理实践升华为具有理论高度和推广价值的创新模式。

缺乏系统性申报规划与路径管理

不了解不同奖项的申报要求、时间窗口、侧重点及相互关系。

缺乏长期规划,临时抱佛脚,导致成果培育不足或错过最佳申报期。

内部资源与经验匮乏

缺乏熟悉各类奖项评审规则的内部专家。

缺乏系统化的成果评估、凝练、材料编制和答辩培训的流程与工具。

专职人员配备不足或精力分散。

材料硬伤多,初筛淘汰率高

对申报材料的合规性要求理解不深、执行不严。创新点表述模糊不清,经济效益计算方式不被认可,应用证明笼统,知识产权数量不足等。

答辩得分率低,临场表现差

PPT设计粗糙:文字堆积、逻辑混乱、缺乏视觉冲击力、使用不当素材。

汇报表达不佳: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缺乏感染力、 时间控制失控。

奖项申报战略规划

Award Application Strategic Planning

锚定方向
电力行业创新奖项介绍

国务院设立:

国家科学技术奖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国家自然科学奖;

3.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

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一等、二等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省·市人民政府成立:

省·市科学技术奖

1.自然科学类;

2.技术发明类;

3.科学技术进步类

行业协会设立:

科技技术奖
公司科技奖、省公司科技奖
路径设计
阶梯式申报

目标全员参与,积累经验 (周期:3-6个月)

公司奖(练手场)
行业奖(主战场)

目标全力夺取一等奖 (周期:6-12个月,资源倾斜)

目标冲击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 (周期:18-24个月,需提前2-3年进行战略布局与成果积累)

国家奖(未来星)
申报日历
年度工作安排
上年
年底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公司奖
下一年 度计划
印发 通知
各单位 推荐
形审 受理
专家 网评
专家 会评
公司评 定公示
授奖
推荐
行业奖
获奖项 目筛选
推荐 国家奖
...
发布 通知
公司 推荐
形审 受理
专家网 评会评
评审委 员会议
奖励委 员会议
评定 公示
授奖
推荐
国家奖
准备提 名工作
提交提 名材料
形审、受理
项目公布
初评 网评
初评会评,结果公布
项目考察,异议处理
评审委员会议
奖励委员会议
科技部审核
报国务院审批
授奖

成果深度诊断与培育

Diagnosis and Cultivation

诊断短板
分类、评估、整合

根据不同的奖项要求(以中电联电力创新奖为例,如技术成果、职工成果、系统成果、信息化成果、标准成果等)进行内容优化,提升成果亮点。

组织专家对客户单位现有创新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分类,筛选出具有高报奖价值的成果

1成果类型划分
2创新性雷达图评估

从技术创新性、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性、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用化程度与推广前景、推动电力科技进步作用、可操作性,以及材料规范程度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评估分析

在专家初步评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各成果优势、短板、协同性与互补性,进行全面的优化规范;整合相近、互补、递进的成果,组建完整成果体系

3成果体系重构
4培育方案制定

基于成果类型与目标奖项,定制化制定培育方案,明确申报目标与提升路径。结合不同奖项类型的评审要求,对成果申报材料全面性进行把关,提出缺项漏项点补充建议

创新性雷达图评估
用量化工具取代主观判断,让成果水平一目了然评估
评估维度
权重
核心指标
权重分配逻辑
技术创新性
25%
专利数量、研发投入占比、技术领先性、技术标准制定参与度
电力行业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性是评估的基础
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性
15%
单位发电成本、电网损耗率、投资回收期、碳排放强度
技术经济指标直接反映项目的技术价值和经济可行性,是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与社会效益
15%
供电可靠性提升百分比、可再生能源占比、就业带动人数、环保贡献
经济与社会效益是评估项目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项目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实用化程度与推广前景
10%
技术成熟度、电网兼容性、政策支持度、用户接受度
实用化程度和推广前景决定了项目的技术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电力科技进步作用
20%
对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突破、行业标准制定贡献、技术协同效应
推动电力科技进步作用是评估项目战略价值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项目对行业发展的贡献
可操作性
5%
审批周期、资源适配性、实施风险可控性
可操作性决定了项目的技术实施难度和可行性,是评估的辅助指标
材料规范程度
5%
申报材料等相关文档符合目标奖项的评审要求,内容形式要求规范,支撑证明材料完整
规范的材料极大降低了评审专家的信息获取成本,间接反映项目团队或申报单位的管理水平、严谨态度

申报材料精修与合规化

Material Compliance

形式要求 (侧重于材料的规范性、呈现方式与基本结构)

申报书、技术/管理报告、附件材料全,
无缺项漏项

内容完整性

语言精练,重点突出,避免冗余叙述和
技术堆砌

表述简洁性

层次清晰,逻辑严谨,前后连贯,
论证有力

结构逻辑性

核心创新点、关键数据、显著效益等核心
优势善用图表、流程图等可视化元素

亮点突出性

数据真实可靠,描述客观准确,杜绝夸大
其词,前后信息一致

客观准确性
各类型奖项的
通用性评审要求
(侧重于成果本身的价值、影响与支撑证据) 内容要素
技术创新性

创新点数量、质量、项目热门程度、技术
贡献度、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性

知识产权

专利、软著、标准、论文、专著的数量与
质量,与成果的关联度及授权状态

成果效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环保、
效率提升、行业进步等)、奖励情况

项目团队

完成人的科研能力、经验、相关成果;完成
单位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平台与声誉

战略契合度

成果与国家/行业战略、企业核心业务
与发展规划的契合程度及其战略重要性

精准呈现
核心文档再造
题目
规范

体现核心技术与功能价值。将空洞题目改为功能型命名(示例:原“精益思维实现…管理” → 优化“基于‘四线一库一平台’的…模式构建”)。

结构逻辑
重构

技术成果:行业痛点 → 技术原理→ 核心创新点 → 知识产权 → 经济社会效益 → 推广前景。

管理创新:问题链逻辑(背景→内涵做法→实施效果),强调数据图表支撑

创新性提炼
公式化

“依据评审权重(技术创新性30% +经济效益30% + 推广价值40%)结构化挖掘与呈现核心亮点。

精准呈现
附件材料合规化

确保发明专利≥2项(一等奖硬指标),布局软著/标准等,提升专利质量与成果关联度。

知识产权
组合包

权威查新报告(含“国内外首创”等关键词)

高可信度应用证明(模板化,含工程名、投运时间、量化效益、联系人、鲜章)

经济效益证明(仅财务部门盖章核准数据,禁用模型估算,经审计为佳)

科技成果鉴定意见(省级以上)

第三方证明
工具箱

监控并规避成果归属争议(公证+专利检索)、应用周期不足(倒查验收报告)、非法期刊投稿(知网/万方验真)等一票否决风险。

风险规避
与合规审查

模拟答辩与培训

Material Compliance

模拟实战
锻造临场应对能力

特邀具有丰富行业级奖项评审实战经验的资深专家担任模拟评委,完全还原真实答辩场景。

严控10分钟:精准陈述的核心要诀

汇报人必须严格遵循“行业痛点/背景-核心创新点-实证效益-推广应用前景”的黄金结构进行汇报。

5分钟深度质询:直面尖锐挑战

专家组进行提问,并针对成果内容、创新性、逻辑性、汇报质量、PPT等的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与相关培训

现场提升
PPT整改、演讲技巧培训

专家组针对成果内容、创新性、逻辑性、汇报质量、PPT等进行交流与点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修改建议,现场培训。

加

核心数据图表、高清实景图 / 操作视频

减

每页文字<10行,删除段落文本与冗余动画

乘

“英雄(成果)vs坏蛋(旧问题)”叙事逻辑

除

去除干扰元素,聚焦核心信息

PPT设计黄金法则-“加减乘除”

演讲技巧训练

结构化、故事化、数据化的高效表达

答辩危机预演

编写《问答手册》,涵盖典型质疑,训练标准回应策略

成果助推长效服务

Long-Term Boost

长效助推
成果转化与推广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成果助推长效服务,响应客户衍生需求,确保创新成果长期发挥效益,不断提升客户的核心竞争力。

01

奖项追踪与异议处理

跟踪公示期,应对潜在异议

高等级奖项推荐

为一等奖成果规划
申报国家奖等

02
03

知识转移与内化

培训、模版共享,
固话能力

04

知识转移与内化

如技术许可、产学研合作、
市场推广许可,对接资源,
退工获奖成果应用与产业化

05

支持咨询支持

为后续新成果提供咨询

服务优势

Service advantages

服务优势

行业权威专家领衔
标准化交付体系
“全流程伴随式”服务体验
核心导师:吴雁南(中电联创新奖资深评委,辅导49项职务专利获奖)。熟悉各类奖项(尤其中电联奖)评审规则、流程与“潜规则”,掌握最新动态与隐形评分点。
通过模块化工具与阶段性交付物,将模糊的申报流程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的标准化动作。
诊断期: 《成果评估报告》
优化期: 《专利布局方案》、《缺陷修复清单》
申报期: 《申报书终稿》、《证明材料合规包》
评审期: 《答辩PPT》、《问答手册》
从成果筛选到奖后跟踪,提供深度嵌入客户团队的陪伴服务,非简单文档外包。

服务流程

Service process

成果孵化 (1-3个月)

①成果诊断: 成果现状评估 + 梳理创新成果类型。

②培育方案: 确定申报类别/级别/时间表,输出《成果评估报告》及路线图。

③硬伤修复: 补充核心专利/查新报告/效益证明等,彻底扫除可能导致初筛淘汰的合规性风险。

材料攻坚 (2-4周)

④核心文档: 撰写/重构申报书、技术报告/管理报告。

⑤附件整合: 编制完整、合规的证明材料包(含必要视频)。

⑥合规审查: 确保材料硬伤清零,模拟网评得分≥85分。

路演冲刺 (1-2周)

⑦PPT设计: 遵循“加减乘除”黄金法则,突出“英雄之旅”叙事。

⑧模拟答辩: 组织模拟答辩现场演练,编写《问答手册》,训练危机应对。

⑨现场支持: 设备调试预演,评委沟通策略指导。

长效服务 (持续12个月)

⑩奖项追踪与服务: 公示期监控与异议处理、高等级奖项推荐规划、知识转移培训、成果转化资源对接、持续咨询服务。

您的姓名

电话

公司名称

职务

咨询热线:

贾工 18611383887

以“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技术工作者职业成长”为使命,采取“智库组织+科技服务”的运营模式,围绕技术创新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科技服务。

关于我们
平台介绍 发展历程 广告服务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服务体系
科技信息服务 技术推广服务 标准协作服务 人才培养服务 科技咨询服务
网站运营

北京点普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512室

电子邮箱:service@eptc.org.cn

微信公众号

官方APP

微信小程序

合作咨询

广告合作:王女士 13240416749

会展合作:周女士 15811385649

会员咨询:史先生 18202957746

服务咨询:汤女士 13910887455

京B2-20180530 京ICP备16009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09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27804号
Copyright © 2013-2033 by ept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点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