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报名结束还有:
征集入口

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促进北斗系统及时空智能技术在能源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产业化发展,助力建设新一代时空基础设施,加速实现关键领域技术突破的发展目标,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国能源研究会拟于2025年10月组织召开2025年能源北斗与时空智能创新技术应用大会(以下简称“大会”)。

能源北斗与时空智能创新应用案例征集旨在挖掘能源领域生产、传输、管理和应急响应等环节中,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的创新应用及解决方案,推动能源业务与北斗时空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和打造能源新质生产力。现启动2025年案例征集工作,欢迎各单位积极组织并推荐,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1. 能源北斗融合创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巡检、定位(矿山装备/人员/配电网故障/缺陷)、数据采集与传输、现场安全管控、无公网地区通信、灾害应急(预警/通信/响应/分析)、智能运维、安全监测(油气管道/线路本体/走廊)、油田勘探开发、运输安全及车辆管理、位移监测(基坑/场站/大坝)、实物资产实时监控与风险评估等创新应用。

2. 空天地一体化融合创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北斗与AI技术融合、基于北斗的云边端协同融合、通导遥感算融合、高通量卫星(HTS)与低轨星座融合、星地融合、风/光/潮汐等新能源系统的维保与规划建设等融合创新应用。

3. 智能终端融合创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能源设备远程监控、电力巡检/维护机器人、无人驾驶和智能驾驶、V2G(车网互动)、电动汽车源荷互动优化、电网互动的时空协同控制、设备智能运维与管理等融合应用。

4. 时空智能创新应用。聚焦时空分析/协同/调度/路径优化/感知/分析、数字孪生及建模、资产管理等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电网设计规划、智能选址、负荷预测与调度、视频分析、分布式能源管理、氢能供应链、新能源场站管理、碳排放监测、风光潮汐等资源评估和发电效率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等创新应用。

二、申报单位

(一)能源电力企业:发电、电网、电力建设、新能源等单位;

(二)石油化工企业:石油、石化、海油、燃气管网等单位;

(三)煤炭企业:煤矿生产、煤炭勘探与开发、煤炭洗选、煤炭炼焦、煤化工、型煤/水煤浆制备、煤炭物流与运输等单位;

(四)科研院所及产业单位。

三、案例申报要求

(一)须契合主题、内容明确、观点鲜明、评述客观、重点突出、数据详实、层次分明、富有创新性及可推广性,整体字数控制在8000字以内;

(二)须为近两年内成果,具备实施成效;

(三)不存在涉密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四)已获国家级奖项的不在此次征集范围内。

四、申报流程

(一)案例申报

申报时间:截至7月31日

申报方式:

1. 文件下载与填写:下载案例申报表(见附件,点击下方网址/扫描二维码下载),填写完成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2. 在线申报与上传:

电脑端:https://www.eptc.org.cn/competition/project/1927978888372785154

手机端: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申报信息,并上传申报表word文件、pdf盖章扫描件及获奖证书扫描件(各文件需命名为案例名称-能源北斗大会)。

1

(二)形式审查

大会组委会对案例申报书基本内容及附加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三)案例初审

对案例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进行检查,并根据申报案例应用方向和数量等情况对案例进行分组。通过材料初审的案例进入2025年能源北斗与时空智能创新技术应用大会现场路演答辩。

(四)案例路演

采用现场演讲及答辩形式开展,每个案例总时长10-15分钟。其中演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案例背景、技术方案、创新点、实施成效、竞争优势及推广价值等,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展览展示

大会设置能源北斗与时空智能应用成果展,通过实物展示、展板展示、视频轮播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在北斗应用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成果应用

(一)遴选部分案例收录于2025 年能源北斗与时空智能创新技术应用大会创新应用案例名单,并获颁证书;

(二)遴选部分案例可推荐至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及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

(三)申报案例收录于《2025年能源北斗与时空智能创新应用案例成果汇编》;

(四)案例在“能源北斗与时空服务专委会”公众号进行专栏宣传;

(五)遴选部分案例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讨。

六、申报咨询

联系人:王晓彤  18510263520

E-mail:BDSEP@eptc.org.cn


点击下载通知文件

关于征集2025年能源北斗与时空智能创新应用案例的通知


附 件:

案例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