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条 主动抢修
PPT

“电力江湖飘,从此不挨刀”——配电网智能运维

发布日期:2019-07-02

配电网运维涉及运检、调度、营销等多个专业部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集成规范,数据采集交叉重叠、一致性差,为配网运维提供的帮助有限。为此,他提出一种配电网智能运维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配电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解决方案及主动抢修与供电服务指挥系统解决方案。

关键词:
1219次浏览
PPT

山东配电物联网技术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9-07-02

根据国网公司“云-管-边-端”配电物联网技术路线,山东公司按照先行先试、后推广应用的思路,于2019年4月初完成济南和青岛试点建设工作。本报告对山东公司在物联网技术在配网的落地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如何构建数据通信网络、APP应用程序开发、配电设备物联网化改造等具体做法,最终实现设备状态全景监测等五大功能,并对即插即用、主动抢修两项主要成果进行现场展示。

1139次浏览
PPT

低压配网透明化技术探索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3-08-17

国网山东公司遵循国网公司“云管边端”智慧物联体系架构,提出“存量加装监测装置,增量应用智能断路器”的低压配网透明化技术路线,设计研发低压监测装置、低压智能断路器,在济南建设应用低压监测装置15余万台,实现全域低压配网透明化示范应用。基于低压配网透明化建设,重点打造主动抢修、故障研判、拓扑校核、三相不平衡监测等8项应用场景,低压配网实现“两升两降”,全面提升低压配网运行监测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

关键词:
1127次浏览
PPT

配电物联网边端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9-09-02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强化电网企业内部精益化管理,提升客户优质互动服务能力。配电网是连接电网与最广大电力客户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建立具备广泛感知能力、监测分析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的配电物联网,具有深刻的现实需求和经济价值。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立足于业务管理和客户服务需求,从客户用电“痛点”、企业服务“盲点”切入,建成了全国首个“全物联网化”试点台区。台区紧密围绕“云-管-边-端”配电物联网技术路线,以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融入低压智能开关、智能微断、红外成像、局放、温湿度监测等多种类端设备,实现了台区运行“全透明化”控制、运维工作“全智能化”管理、客户需求“全主动化”服务,构建起主动运维、主动抢修、主动服务、综合能源管理等九大场景化应用,为建设泛在物联、坚强智能的配电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
1118次浏览
PPT

低压配网透明化技术探索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3-03-09

国网山东电力遵循国网公司“云管边端”配电物联网技术路线,以台区智能融合终端为核心,自主研发“一主多从”形式的低压出线监测单元,通过低压出线监测单元、低压智能断路器,监测低压出线柜、电缆分支箱等设备的电流、电压、谐波、功率因数、停电事件等数据,实现配变到用户电表的低压配电线路监测。基于低压配网透明化,重点打造三相不平衡治理、低压故障研判和主动抢修等8项应用场景,低压配网实现“两升两降”(电压合格率提升、供电可靠性提升;万户投诉率下降、万户报修率下降),有效支撑配电能源互联网建设。

982次浏览
PPT

一二次分离低压智能开关

发布日期:2025-04-14

介绍了“一二次低压智能开关”的研发理念与应用成效,分享了“一二次分离、原位替换”的新特点及价值,阐述了一次设备的核心部件与原理创新,二次模块的芯片、操作系统自主化,从系统级为低压配电网的故障精准定位与主动抢修提供装置支撑,大大支持“云数据”侧“电网一张图”数据源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增强了数据价值,提升了低压配电网的主动故障预警与抢修水平。

526次浏览
案例

基于“智能化”“数字化”的配网调度指挥新模式建设思路

发布日期:2022-06-29

网络化下令系统的开发,吉林供电公司编制完成涵盖功能、安全、界面等验收内容的《吉林配网调度网络交互指挥系统验收细则》,为系统的推广提供了可行的验收办法。同时,《国网吉林供电公司配网调度倒闸操作网络化下令管理办法》的编制,确保了检修操作的安全性。网络化下令系统的建设,将周计划管理、定值核对、异动管理等分散的业务进行了流程重建和规范,使之更适合配网运行管理的需要。特别是线上周计划管理,提高了周计划平衡的效率,线上校核提高了计划可执行率,避免了重复停电现象的发生。网络化下令系统的开发应与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电话调度模式与现有配网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使得配网调度向人工智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且通过配网主动抢修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吉林公司将原有的“客户报修—坐席派单—现场巡线—调度开票—缺陷处理”的配网故障处理流程优化为“故障研判—自动派单—智能开票—缺陷处理”,其中原有的 5 个人工环节精简为 2 个自动环节、1 个辅助决策环节和 1 个人工环节,大幅压缩了故障处理时间,将人员从具体事务中解放,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关注管理及安全,有更多时间进行自身业务能力提升,形成了人员能力提升、配网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在原有多源数据分析平台以“线—变”关系实现主动工单的基础上,以网络拓扑形式进行故障研判,预期将使故障研判准确率提升 35%以上。网络化下令系统单、双轨试运行期间,共处理停电检修 141 项,完成网络下令 1489 次,成票及操作执行正确率达 100%,操作票编制时间由 10 分钟缩短至秒级,平均操作时间由 27分钟缩短至 19 分钟,同时多操作并行执行模式解决了多操作排队等待问题。配网检修全链条管理方面,实现了业务管控的在线化、可视化,设备异动、定值流转同步率提升至 100%。故障网络可视化指挥方面,实现了故障信息多方即时共享、图像实时可观,信息传递与指挥时间缩短至秒级,现场故障处置效率大大提升。

450次浏览
PPT

配电网主动抢修支持系统的信息化集成与应用实践

发布日期:2017-03-22

介绍了过往南昌供电公司配电网主动抢修支持系统的信息化集成情况、主动抢修应用实践情况以及主要成效。

360次浏览
PPT

“营配合一”模式下低压电缆的主动抢修

发布日期:2024-12-03

为响应国家电网公司营配融合战略,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并实践营配融合新模式,市南电缆部门按照“集约高效、分权赋能”原则,通过构建一体化的业务管理与服务流程,推动客户服务模式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低压设备管理方式从“以抢代维”向“以维替抢”转变,加强了电网的智能化管理,还有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为电力行业营配融合的推广与深化提供参考。

258次浏览
PPT

中低压配电网拓扑识别及异动辨识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22-09-05

配电网拓扑是对配电网设备、线路以及连接关系的完整描述,是实现配电网智能化应用的重要基础。本报告主要介绍面向配电物联网的中-低压配电网拓扑标准化建模、基于时间同步的低压配电网拓扑主动识别技术以及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中低压配电网拓扑模型一体化技术、“站-线-变-户”拓扑识别与异动辨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配电网调度运行、检修、供电服务提升提供关键支撑,实现配电网主动抢修、故障自愈等智能化应用。

221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4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5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6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10

EPTC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