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5条 减排
成果

低碳发展理念驱动下中国华电碳排放管理创新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0-03-20

本项目属于碳减排领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率先在央企总部成立“碳排放管理处”,逐步建立了“以专项规划为指引,以“四个体系”(数据管理体系、交易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及能力建设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低成本减排和服务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的工作思路, 项目的创新研究成果对大型发电集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有力推动了行业进步。应国资委要求以书面形式分享“目标分解方法学”,元素碳全覆盖为生态环境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白皮书助力生态环境部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在线检测实验平台为行业标准起草提供理论保障。2016-2018 年中国华电已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 亿吨,超出“十二五”碳减排总量,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及间接经济效益。

关键词:
1742次浏览
报告

数字碳中和优秀企业实践案例集 工业篇(2024年)

发布日期:2024-02-18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及早实现碳中和、保护地球家园已达成全球共识。数字技术对碳中和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面向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及其他行业公开征集数字技术赋能碳中和的案例,经过公开征集、初期筛选等环节,最终在多项案例中遴选出15个典型案例,形成《数字碳中和优秀企业实践案例集工业篇(2024年)》案例集,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推进工业脱碳提供有力借鉴和参考。案例聚焦数字技术赋能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及其他行业,遴选“减排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典型应用,从案例简介、技术应用、赋能效果等方面介绍应用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助推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助力我国新型工业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289次浏览
政策法规

综合能源服务政策解读与趋势分析

发布日期:2023-06-12

​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行业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推进能源清洁化使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综合能源发展,出台相关的政策以绿色低碳、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以多能协同为主线,以能源数字化为技术支撑手段,以复制扩大示范试点项目为培育市场方式,以创新商业模式为辅助,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与节能降碳目标,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

927次浏览
报告

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指南——产品碳足迹及企业范围3.1的排放核算与报告规范

发布日期:2024-03-11

《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指南》(以下简称《产品碳足迹指南》第一版于2022年9月发布,主要内容为《产品碳足迹指南》第5章,详细规定了化工行业内供应商产品碳足迹PCF(以下简称为PCF)的计算规范。2022年11月发布1完整的开源指南,用于计算PCF和企业范围三类别一(范围3.1)的温室气体(GHG)排放。另外附加的四章完善了本《产品碳足迹指南》,提供了关于指南、报告原则以及企业层面的范围3.1排放计算主要补充内容的进一步细节。整个化工行业迫切需要脱碳,尤其是在上游价值链方面,这超越了企业本身的运营范围。当前,化工行业温室气体(GHG)排放的主要比例来自上游价值链(范围3排放)。在产品层面提高数据透明度和精确度对于推动价值链减排至关重要,也是很多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基石。由TfS编撰的最新《产品碳足迹指南》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它利用TfS成员企业的丰富专业技术和知识为化学工业制定标准,同时完全符合包括ISO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在内的现有标准。《产品碳足迹指南》将为TfS成员企业,企业供应商以及其他行业的举措添砖加瓦,成为化工行业的直接解决方案。应用本《产品碳足迹指南》,TfS成员企业及其供应商能够全面将化工产品碳足迹(PCF)计算纳入其企业温室气体清单,重点关注是范围3.1(采购产品和服务)的排放。本综合性指南将指导企业如何基于供应商的具体数据,计算企业温室气体清单,同时指导企业如何计算其化工产品的PCF,最终达到整个价值链的透明以及脱碳化。基于该指南的PCF计算也将支持下游用户的计算。

857次浏览
行业要闻

河北石家庄市首个10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

发布日期:2023-01-13

1月9日,河北省赞皇县石柱山10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这是石家庄市首个并网发电的100兆瓦风电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建设,共安装24台单机容量为4.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发电量1.87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消耗6.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

797次浏览
报告

2023年4月全国电力运行与市场分析月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3-05-06

《全国电力运行与市场分析月度报告》以电力行业数据为主线,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主要耗能产业发展、原材料价格及库存等因素的分析,全面深入解读中国电力生产最新变化,通过历史数据对比,洞察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煤炭行业协会等权威数据发布机构,内容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投资数据、制造业采购指数、消费市场表现及价格变动、进出口及货币供应、下游主要耗能产品产量、 分区域电力供需状况、分行业用电变化趋势、电力投资及电力建设、节能减排分析数据等。 《报告》还转载了近期电力能源行业主要政策法规,行业主要新闻事件以及电力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近期动态和股价表现,以求向读者展现更加完整的电力行 业发展态势。 《报告》面向对象:广大电力企业、海内外投资机构、经济研究机构、相关图 书情报机构、银行业、证券业、咨询业,设备厂家、高等院校等。

关键词:
706次浏览
案例

中国光储直柔工程应用案例调研

发布日期:2024-03-12

双碳目标下,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国深化能源结构改革的重大战略方针。为了实现以上战略目标,国家与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多项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强化光伏产业及用户侧应用的相关规定,而如何应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和高比例接入是电力系统需要应对的挑战。光储直柔建筑是以直流配电为基础,集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分布式储能的新型建筑。在以太阳能光伏和储能电池为主的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大比例接入建筑的趋势背景下,直流配电系统可通过减少交直流变换环节降低能量损失,以实现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的形式减少电网供电压力。因此,光储直柔建筑能有效提升系统能量使用和管控效率,并提高建筑微电网的供电安全性与可靠性。该应用可作为一种以净零能耗为目标的全新适宜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和减排,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更多的光储直柔建筑项目开始投建并逐步进入运行阶段,为这项初生的技术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中国光储直柔工程应用案例调研报告采用分析结合案例调研的方法,旨在多方面的介绍这一工程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基础,发展现状,内在驱动力和技术障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报告正文共四个章节,章节一对相关政策基础和工程标准现状做了总结。章节二描述了目前的六十余项光储直柔项目的调研结果,分析应用特征与技术现状,并对技术特点与不足进行了总结与评价。针对工程利益主体所关心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技术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更重要的是根据述求归纳政策引导方向,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章节三中。章节四为本报告结论,讨论了中国光储直柔工程应用特点以及引导该技术发展的政策方向。该报告不仅是对中国光储直柔建筑技术应用的阶段性总结,同时也是对该领域不同工程技术的调研与适用性分析,结论可为意向建设光储直柔项目的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685次浏览
报告

中国石化行业碳达峰碳减排路径研究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02

石化行业是重要的高能耗和高碳排放行业,也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2021年中国仅石油基石化产品的碳排放就占全社会碳排放的4%左右。石化行业产品涉及燃料和材料两大领域,为社会提供从燃油、“三烯三苯”到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各种能源及化工产品。中国石化产品的人均消费仍然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石化行业还有较大增长空间,这意味着其低碳发展的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整体的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研究石化行业的碳达峰碳减排,提高加工效率,促使石化行业节约资源能源,促进行业高端化和低碳化发展,对行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本报告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石化行业碳排放现状、预测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情况、分析碳达峰碳减排路径、评估主要路径碳减排潜力,制定中国石化行业碳达峰碳减排路线图及计算减油效益,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报告的分析表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深度电气化、轻质原料替代、发展绿氢以及CCUS等各种路径,与基准情景相比,中国石化行业将有望更早实现碳达峰、更少排放二氧化碳、更少消费原油。为了促进这些路径的实现,需要在控制产能、制定标准、推广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

675次浏览
报告

2024年4月全国电力运行与市场分析月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4-04-29

《全国电力运行与市场分析月度报告》以电力行业数据为主线,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主要耗能产业发展、原材料价格及库存等因素的分析,全面深入解读中国电力生产最新变化,通过历史数据对比,洞察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煤炭行业协会等权威数据发布机构,内容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投资数据、制造业采购指数、消费市场表现及价格变动、进出口及货币供应、下游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分区域电力供需状况、分行业用电变化趋势、电力投资及电力建设、节能减排分析数据等。 《报告》还转载了近期电力能源行业主要政策法规,行业主要新闻事件以及电力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近期动态和股价表现,以求向读者展现更加完整的电力行业发展态势。 《报告》面向对象:广大电力企业、海内外投资机构、经济研究机构、相关图书情报机构、银行业、证券业、咨询业,设备厂家、高等院校等。

669次浏览
报告

2023年5月全国电力运行与市场分析月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3-05-29

《全国电力运行与市场分析月度报告》以电力行业数据为主线,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主要耗能产业发展、原材料价格及库存等因素的分析,全面深入解读中国电力生产最新变化,通过历史数据对比,洞察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煤炭行业协会等权威数据发布机构,内容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投资数据、制造业采购指数、消费市场表现及价格变动、进出口及货币供应、下游主要耗能产品产量、 分区域电力供需状况、分行业用电变化趋势、电力投资及电力建设、节能减排分析数据等。 《报告》还转载了近期电力能源行业主要政策法规,行业主要新闻事件以及电力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近期动态和股价表现,以求向读者展现更加完整的电力行 业发展态势。 《报告》面向对象:广大电力企业、海内外投资机构、经济研究机构、相关图 书情报机构、银行业、证券业、咨询业,设备厂家、高等院校等。

关键词:
625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4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5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8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9

EPTC双周刊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