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25页PPT 全面解读《配电网技术导则》
为适应公司配电网发展现状,解决当前配电网存在问题,在原导则的基础上,从2014年4月正式启动对导则的修订工作主要增加了目标网架、设盗选理、电能质量、带电检测技术、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等内容,其适用范围从城市配电网甜展覆盖县域配电网,其目的是对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行、检修、用户接入等各环节提出了规范性技术要求。经过近3年的编写、征求意见与修这,新版的《配电问网技术导则》已经于2017年3月24日正式发布并开始执行。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
城市公共设施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
IEC62840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系列国际标准
本项目属于智能用电技术标准领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模式和典型设计,建立了换电站区域安全控制机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统一的通用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该系列标准建立了电池更换系统的整体架构,明确了电池更换系统由电池更换站、支撑系统、可更换电池系统和供电系统组成;规定了电池更换站各子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要求;定义了电池更换系统的接口和分区;提供了电池更换系统的用例和电池更换站的设计方案;提出了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在电气防护、机械结构、通信方式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项目组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等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历时 7 年科技攻关,获授权专利 6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 篇。期间,项目组联合法国雷诺、德国 VDE、韩国电子通讯研究院等国外企业,开展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项目组在国内联合车企、科研单位开展了电动汽车充换电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编制,支撑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建设,依托国家能源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科研试验条件,验证充换电系统的兼容性、可靠性、安全性。该系列标准的创新成果如下:1)国际首套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 IEC 标准,填补了电动汽车换电技术国际标准体系空白,迈出了中国主导制定电动汽车充换电国际标准的第一步;2)首次给出了电池更换系统分区权限、用例和解决方案,提出了电动乘用车和商用车适应不同种类电池箱的全自动及半自动电池箱更换技术;3)形成了IEC 领域首套集电气防护、机械结构和通信接口等多行业、跨专业融合的国际标准,提出了一种电池更换设备对电池箱的快速、精确定位方法,增强了系统对车辆停靠位置及姿态的适应能力;4)基于该系列国际标准研制的电动汽车换电系统带动国内外产业发展,遵循该标准建成了国内首个电动乘用车底盘换电示范工程,为国外电动公交车换电系统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该系列标准为国内外电动汽车和充换电设施企业提供了设计和建设依据,提高了电池更换技术的安全性及一致性。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主要城市构建了标准化的电池更换站,成功支撑了奥运会、G20 等重大活动保障车辆工作,并在法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家推进示范试点。近三年,依据该系列标准设计开发的充换电系统已在 10 多个省份取得广泛应用。该系列标准的发布与实施,进一步深化了国际间标准合作,全面支撑了我国标准“走出去”战略。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网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电能质量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维人员培训考核规范
国网车网技术公司牵头编制的《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2023版)》发布
9月1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网互动标准工作组成立。会议发布了由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2023版)》。
以末端业务融合为特征的一体化供电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电网末端业务的分割是制约供电企业提升供电服务保障能力的管理瓶颈。本项目以承担国家电网公司业务融合试点为契机,依托智能电力物联技术推进营配业务末端融合,构建一体化供电服务保障体系,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因地制宜,优化整合末端与核心部门设置,推行市、县、供电所三级垂直管理模式。依托台区经理负责制,构建网格化客户服务模式。拓展台区经理综合业务能力,建立网格化客户服务模式,打造营配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深化末端数据贯通,提高基础数据保障。开展末端数据采集与治理,提高源头数据质量,搭建末端数据融合支撑平台,提高数据集成效率,建立数据同源维护机制,保障数据一致性。智能电力物联技术推动末端业务融合应用。提升设备智能感知能力,打造输变配主动运维模式;采用多种大数据算法,建立末端业务分析模型;开发智能营销全业务终端,助力末端业务融合应用。拓展新能源业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推进电网末端新能源业务开展,主动引导客户实施电能替代项目。建立完善的全员综合保障体系。推行精益工分制全员绩效管理,健全安全风险及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本项目实施后,处于电网末端的供电所内营销和配电不仅业务融合,对于配电线路和设备故障可快速响应,自主抢修,运维能力显著增强,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通过构建一体化供电服务保障体系,基层供电所结构性缺员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优化整合后,全能型供电所集10千伏运维抢修、营销服务、业扩报装、光伏发电及电动汽车等新型业务受理于一体,业务融合覆盖无死角,组织模式更加集约高效,大幅提升供电服务保障能力。大连供电将低压光伏发电、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维等新型业务由市、县公司下发至全能型供电所管理,在业务受理、现场勘查、合同签订等环节大大缩短了并网时间,新能源接纳业务蓬勃开展,电能替代惠及广大客户。本项目深入推进末端业务融合,拓展新能源业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建立完善的全员综合保障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末端电网安全运行水平,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有效提升供电服务保障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辽宁省公司及国网公司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