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出口脉冲电压检测仪研制
智能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流水线
智能配电终端是配电网的“神经末档”和“触手”,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对提升配电网感知能力、提高配电网可靠稳定运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十三五”期间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将有大量智能配电终端投运,仅湖南公司2018年就计划投运安装故障指示器超过20000台。然而,不同生产厂家的故障指示器故障原理各不相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垂需高效的检测装备实现大批量设备的自动检测。传统人工检测方法采用继保检测仪对手工制作的多重线圈加载特征波形来模拟短路或接地故障对故障指示器进行检测,此方法效率低、标准化程度不足,难以满足海量故障指示器的入网需求。 本项目以机械自动化与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深度融合智能机器人、图像识别与物联网等关键技术,设计了一套智能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流水线,创新实现了故障指示器产品检定的自动控制与全过程管控,为提高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检测效率和效果、保障配电自动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变电站带电检测人员培训考核规范(T/CEC 317-2020)》辅导教材
为进一步推动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建设,促进电力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中电联人才测评中心有限公司在发布专业技术技能人员职业等级评价规范的基础上,组织行业专家编写《电力行业职业能力培训教材》,满足电力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 本书依据《变电站带电检测人员培训考核规范》(T/CEC 317—2020),详细阐述了变电站带电检测从业人员的能力培训模块及能力项内容,旨在为变电站带电检测人员培训提供标准化培训教材,规范电力行业带电检测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训和评价内容,完善变电站带电检测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变电站带电检测从业人员实际应用技能水平。 全书分局部放电检测、化学检测、光学检测和电流检测四个专业部分共计十四个带电检测项目,详细介绍了上述带电检测项目的检测原理、检测仪器的使用及维护、现场检测流程、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以及案例分析,贴合带电检测技术现场应用实际。中电联变电站带电检测专业标准体系自2017年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目前已完成了标准出版、教材出版、评价基地申报与评估等系列工作,《变电站带电检测人员培训考核规范》(T/CEC 317—2020)辅导教材作为标准体。 注:25册(含)起订,免邮寄费。
国网安徽电力强化设备运行阶段质量管控
8月4日,在安徽宿州220千伏沱河变电站,宿州供电公司物资部质量专责朱凯和同事使用局部放电检测仪,对35千伏分段5001闸刀柜绝缘件开展质量检测,确保开关柜等重点设备的健康运行。
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仪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