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
智能水电厂智能测控装置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冗余后备测控装置 第2部分:检测要求
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
芯片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装置研制及应用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于2013年成立项目组,申报了科技项目“芯片化保护测控装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本课题旨在研究开发新一代数字化保护装置,重新定义保护装置核心架构,实现对保护装置核心架构的优化,提升装置整体的速动性、可靠性;开发芯片化软件通用平台,构建“平台+应用”芯片化软件生态系统,支撑芯片化保护系列装置的研制开发;打破传统4如机箱的保护结构,强化装置防护特性,设计可适用于户外就地无防护安装的高防护等级继电保护机箱;研究芯片化保护就地化应用方案,简化网络架构,改进组屏模式,减少变电站屏柜数量;研究芯片化保护运维检修技术,提出“以换代修、即插即用”的全新检修方案,减少运维检修人员工作量,缩短设备停电时间;开展芯片化保护项目试点工程建设,在220kV、110kV等多个户内、户外变电站进行试点应用,实现装置、整站设计方案、新运维检修模式的验证。
周耀辉:解决电网调度自动化“疑难杂症”
专家成果:取得“缩短自动化系统监视图表维护时间”等17项创新成果,其中“缩短变电站测控装置异常处置时间”成果获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金奖和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等奖;编写专著2部,发表论文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
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河南超高压实现变电站双北斗时钟监测
8月26日,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工作人员在500千伏湛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作中,采用双北斗对时系统,并在该系统增加“时间管理单元”,进一步完善测控装置的对时参数,首次实现500千伏变电站双北斗时钟监测功能,提高了电网时间同步的精准度,增强了站端设备接收授时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