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
国网瑞嘉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采用多传感数据融合的智能感知、基于视力觉伺服的运动控制、基于现场大数据的行为矫正、高压绝缘与电磁兼容等关键核心技术,采用平台化设计,通过更换不同末端作业工具,实现不同作业功能。在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同时,能够替代人工完成架空线路带电作业,保障了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可以实现带电接引流线、带电断引流线、带电更换故障指示器、带电安装接地环、10KV架空线路机器人核相、带电加装非承力线夹、带电加装间隙吹弧式避雷器、带电安装驱鸟器、挂接地线、带电更换针式绝缘子、带电扶正绝缘子、带电安装过压保护器、激光刀修剪树枝、带电锯树枝等功能。
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对省级电网稳定性影响
基于不同种类分布式新能源的暂态特性,建立各种新能源的典型模型,聚合为考虑分布式新能源的有源综合负荷模型,用于对工程实际省级电网的安全稳定分析。所提方法能有效反映新能源的低电压穿越、切机等特性对省级电网稳定性的复杂影响,其中火电机组直接退出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运行会导致大电网稳定性下降,当火电机组处于调峰状态时,对大电网暂态稳定性影响较小。
大容量能量路由器技术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月31日,湖北随州广水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科技示范工程能量路由器60兆瓦换流器带示范区满功率运行试验顺利完成。试验过程中,换流器及其控制保护系统无任何故障和异常报文,为实现县域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稳定运行以及源网荷储动态平衡奠定了坚实基础。
变电站自追踪式驱鸟巡检机器人
一、技术(产品)总体描述; 自追踪式驱鸟巡检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建立地图、路径规划、自主避障和高精度定位等功能。驱鸟巡检机器人采用基于图像分析、声音、雷达探测等多种鸟类活动识别技术,利用激光驱鸟、定向超声波驱鸟等驱鸟措施实现对鸟类的驱离。同时,驱鸟巡检机器人可通过自主巡检、任务巡检的方式对变电站内的鸟类进行主动探测和驱赶,有效解决鸟害对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 二、主要功能及优势分析; 1)产品模块化,易于维护; 2)采用先进的3D激光导航技术和视觉惯性导航技术,实现精准定位及避障; 3)基于视觉识别技术及电扫雷达阵列的探驱一体化综合驱鸟系统; 4)计划巡检、定时巡检、特殊巡检结合,保证大范围、无遗漏执行巡检任务; 5)具有多级权限,可以远程登录、访问、配置、管理和自启动等能力; 6)可接入综合生产管理系统(PMS),实现巡检机器人集中优化控制和统一调度。 三、技术性能指标; 外形尺寸:1300mm*1000mm*800mm 重量:170Kg 行走速度:≥0.8m/s 自主导航定位精度:±1cm 爬坡能力:20° 越障能力:80mm 涉水深度:100mm 图像分辨率:1920×1080P 可见光相机光学变焦倍数:≥30倍 云台性能:垂直范围:±90° ;水平范围360° 输入电源:AC220V±20%,50Hz 续航时间:8h 驱动方式:四轮驱动 四、应用领域 变电站
宽范围、高效率储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随着储能商业化应用愈加迫切,储能逐步在各个领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高性能规模化储能技术,可以突破电力系统发电和用电的时空平衡限制,具有更有效的调控性,更好的经济性,可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大容量、更快速的功率支撑,是新能源高渗透环境下保证电网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储能控制系统存无法完全满足高性能规模化储能技术需求。本项目针对百万点级海量数据管控、百兆瓦级多电池荷电均衡、毫秒级场站快速功率控制、电压源级变流器直接并联和全工况高效能储能变流器研制等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储能系统宽范围、多场景应用和高效率、规模化运行。
防止厂站蓄电池脱离母线多维检测高级判别技术研究及装置应用
该项目成果是针对厂站蓄电池运行中所发生的种种极端问题,依据现场实际电气量特征采用综合判据而研发的。近年来电网系统直流电源引发的电网事故频连发生,国网某省公司330kV南郊变电站“6.18”主变爆炸事故所暴露的蓄电池脱离母线问题,南网云南公司某供电局220kV变电站两起蓄电池脱离母线问题、广东某地市局220kV变电站同样也出现蓄电池脱离母线问题,在系统极端事故情况下,站用电源失去,充电机无输出,热备用下的蓄电池后备电源的状态失控,导致区域电网事故扩大,给运行的主设备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当前的厂站直流系统严重存在监测死区问题,对厂站直流系统存在这一隐患问题迫在眉睫,需要亟待解决。因此,围绕网省公司相关直流电源系统的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研制并推进这一重要工作的。成果充分利用刀闸位置换路瞬间状态;蓄电池瞬间脱离母线两者间电压微变率以及蓄电池脱离母线后自放电曲线效应;高精度双线电流采集线性合成比较的多电气量和刀闸接点瞬变位移等特征进行综合判断的。本项目成果关乎电网稳定安全,在线运行实时监测蓄电池的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和判断蓄电池主熔断器是否熔断,并根据不同状态给出信号灯、硬接点、软信号等+多种信息,使得蓄电池组与直流母线的连接和运行状态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监测,装置自适应全生命周期实时在线检测,通过RS-485通讯接口上传信息,具自动预警之功能。
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的发展综述
全球经济的低碳化发展,对汽车行业和电力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汽车行业的变革就是新能源汽车,而电力行业的变革则是智能电网,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后的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将会实现高度的信息化网络化互动化,两者有机的结合将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能源消费方式。结合大量资料,认识到大量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不仅会加剧电网系统的峰谷差,同时还会产生大量谐波分量污染电网。对于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产生谐波对电网的影响,可以选用PWM新式整流充电设备、加装滤波器、以及优化充电机的投入间隔控制策略等技术手段加以治理和控制,进而实现电动汽车充电与电网稳定运行的安全互动。
基于光储联合系统的电网分段恢复策略
当前新能源大量引入至电力系统,为了使其代替传统的水电、燃气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文中研究了基于光储联合系统的电网分段恢复策略。首先,根据光储系统的结构和控制方式,提出由储能系统建立稳定的并网母线线电压,光伏系统分步并网的启动方式;其次,为了增强光伏发电系统的惯性阻尼支撑,提出在光伏系统逆变器侧加入虚拟同步控制;最后,在待启动机组和系统负荷并网过程中,利用储能系统配置附加阻尼控制器抑制电网黑启动产生的次同步振荡,保证电网稳定恢复。在PSCAD/EMTDC中搭建光储联合系统黑启动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恢复过程中母线线电压偏差不超过0.65%、系统频率偏差不超过1%,满足黑启动要求,验证了文中所提启动策略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