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9条 能效
精品专题

「专家观点」解读:《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 ——技术篇

发布日期:2022-01-12

“十三五”期间,我国变压器铁心材料制造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适用于高效变压器的铁心材料主要有高磁感取向硅钢和非晶合金。目前高磁感取向硅钢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宝武钢铁、首钢分别具备了90万吨、19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能力,鞍钢以及部分民营企业也具备一定生产能力。

1934次浏览
报告

数字碳中和优秀企业实践案例集 工业篇(2024年)

发布日期:2024-02-18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及早实现碳中和、保护地球家园已达成全球共识。数字技术对碳中和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面向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及其他行业公开征集数字技术赋能碳中和的案例,经过公开征集、初期筛选等环节,最终在多项案例中遴选出15个典型案例,形成《数字碳中和优秀企业实践案例集工业篇(2024年)》案例集,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推进工业脱碳提供有力借鉴和参考。案例聚焦数字技术赋能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及其他行业,遴选“减排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典型应用,从案例简介、技术应用、赋能效果等方面介绍应用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助推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助力我国新型工业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173次浏览
案例

中建科技产业园(中建·光谷之星)

发布日期:2023-09-18

中建星云智慧园区平台,依托管理中台、IOT中台、数据中台,融合大数据、CIM、5G等技术,结合三维图形、生物识别等算法,搭建智慧公共安全、无界便捷通行、预测性设备巡检、远程能效监测、高效资产运营等智慧化场景,为园区提供一体化服务方案,实现智能化、空间化、可视化管理。平台采用“1+3+6”框架体系:1个中心、3个中台、六大态势。

908次浏览
前沿技术

全球规模最大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有何独到之处?

发布日期:2022-06-30

构建高效灵活、安全可靠的直流配用电系统是实现直流型源荷高效匹配的重要途径。在江苏苏州,国家电网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全、技术装备最新的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覆盖工商、民用、市政、数据中心等多种应用,并为150户居民提供直流电能,综合用电能效提升2%。这个配电网有何独到之处?本报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888次浏览
报告

数据中心节能改造与实践案例

发布日期:2023-09-19

本报告《数据中心节能改造与实践案例》是项目成果之一。报告系统分析了国内数据中心发展和节能现状,梳理了数据中心节能政策环境和标准体系,提出了数据中心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同时对地方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中心节能政策建议。在报告编写过程中,课题组走访了多家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最佳案例实践单位,开展了一系列专家座谈活动。报告得到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节能协会、国家节能中心、上海市能效中心、北京科技通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世纪互联等机构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同时,特别感谢能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856次浏览
市场观察

国网平罗县供电公司:404台高效能变压器将陆续“上岗”

发布日期:2022-08-04

8月2日,在石嘴山市平罗县通伏乡新潮村四队,国网平罗县供电公司施工人员将一台400千伏安能效II级变压器安装在04号公变,替换原先的S9型高耗能变压器。

787次浏览
报告

面向工业智能化时代的新一代工业控制体系架构

发布日期:2023-10-18

作为工业4.0的核心,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变革却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在企业内,生产运营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1、如何进一步将AI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和建设成本;2、如何应对老龄化,确保老一代工人所掌握的控制、运营和维护方面的知识得以传承,以及如何适应新一代工人知识结构体系变化;3、如何快速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实现柔性化生产制造;4、如何摆脱传统控制器厂家的制约,保障生产者的Know-how知识产权得以保护。另一方面,针对生产现场的智能化改造,1、如何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不同厂家专有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2、如何将智能融入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中,实现生产效率质的提升。这些问题仍处于探索当中。工业生产企业的管理者们希望新的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应对这些挑战,传统工业控制架构也需要与时俱进,拥抱AI、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技术,面向工业智能时代建立新的工业控制体系架构,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效应,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实现企业的业务增长和发展。

597次浏览
标准

热电联产机组设计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597次浏览
成果

面向园区用户的综合能效提升体系

发布日期:2023-05-30

面向园区用户管理不到位、用能浪费、能源设备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基于现有的算法基础、设备基础以及工程实践经验等优势,本项目面向园区用户提供通用综合能效提升体系技术服务。项目以能源调控平台为核心,以泛在物联技术为支撑,围绕园区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发力,全面提升园区能效利用水平。经过相关实践验证,预估整体投资回报率为7年以内,通过项目建设综合能效提升不低于整体能耗的5%,对于能效水平较低且具备一定资源基础的园区用户,综合能效提升可达30%以上。

关键词:
588次浏览
PPT

负荷柔性控制技术研究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3-11-14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新疆地域实际情况,通过调整和管理能源用户的用电需求和能源消费行为,优化用电负荷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通过有效控制用户的用电行为,实现用电最优化,减少能源消耗,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供需平衡。研究依照用电负荷、用电行为、用电现状等进行用电负荷的模型预测,以便于展开针对性管控,使电能效益最大化。尤其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要做好供应侧资源和需求侧资源的协调重组,以需求负荷分级、需求负荷分类为契机,按照动态负荷权值、负荷控制次数权值、需量实时计算及评估等得到最优负荷管理方案。

580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4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5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EPTC双周刊

8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