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条 装备研发
成果

综合能源仿真与测试平台

发布日期:2023-05-30

综合能源仿真与测试平台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面向综合能源系统仿真与硬件测试服务的平台系统,该平台面向园区、工业企业、建筑楼宇等用能场景,提供集物理模拟、数字仿真、实物验证于一体的在线闭环仿真能力。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运行、智慧运维、辅助服务、技术装备研发等提供全过程仿真能力支撑。适用于新建或改造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详细设计,以及科技项目研究,有力支撑综合能源服务。

635次浏览
PPT

我国电网工程技术的发展

发布日期:2024-08-27

我国电网发展概述,电网建设规模、电网投资水平、特高压和柔性直流工程、国际电网项目合作开展、电网节能减排成效、电网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电网工程新技术、新设备与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直流输电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灵活交流输电技术、配用电新技术、新型器件和材料、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电网技术装备发展。

402次浏览
PPT

能源互联网数字化感知标准体系建设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1-08-04

首先对能源互联网数字化感知技术及其标准化现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能源互联网数字化感知标准体系,并以城市电缆输电管廊、数字换流站为例,分析数字化感知技术的标准化需求,推进先进感知技术的标准化应用。最后对数字化感知技术标准验证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各环节全景信息获取离不开数字化感知技术的基础支撑。通过加快推进数字化感知标准体系建设,可更好地指导相关技术研究、装备研发及工程应用。

PPT

面向高电压等级设备的带电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24-08-28

高电压下带电作业面临的高电压、强电磁、复杂工况苛刻,本项目从机器人控制与感知、高电压等电位防护、带电作业工法工艺等方面,介绍国网湖北电科院团队在高压设备机器人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套装备研发、现场带电应用领域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经验与阶段性成效。

304次浏览
政策法规

四川成都:重点培育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 加快“光储充”等新型储能设备产业化布局

发布日期:2024-01-09

​2024年1月8日四川成都市政府印发《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成都将重点培育先进能源等七大方向。其中重点能源领域,近期重点培育绿色氢能、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推动制氢、储氢、运氢、用氢的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和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光储充”等新型储能设备产业化布局,积极探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液流电化学电池技术路线;中远期重点培育先进核能细分领域,攻关电磁驱动聚变、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等新一代先进核能系统核心技术。

275次浏览
成果

大型水电站进水口漂浮物智能化打捞装备研发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4-08-01

基于几代人的经技术积累,项目团队系统开展了全自动清污机器人的研制,满足葛洲坝汛期的大清污能力、大水深、大体积等多种复杂清污工况的要求,同时具备自动清污、漂浮物自动清理、数据储存、数据分析等功能。

关键词:
250次浏览
通知公告

「会议」2021第八届中国带电作业技术会议在河南郑州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1-10-22

10月22日,为期两天的2021第八届中国带电作业技术会议在河南郑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臻于匠心 · 精益求新”为主题,特设主旨论坛、分论坛、专题研讨、技能观摩、展览展示、颁奖晚会等多个精彩环节,来自国内外电力不停电检修技术专家,电力企业相关专业领导、生产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及带电作业一线工作人员,带电作业技术技能教育与培训机构相关人员,电力不停电技术装备研发与生产企业管理与科研人员悉数到场,

222次浏览
成果

水泥灌浆自动化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1-09-26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水利水电项目的灌浆工程量都在数十万米、百万米以上,工期几乎贯穿整个枢纽工程的始终,灌浆工程的难度随之增大,灌浆工程质量亦难以做到有效控制。由于我国灌浆工程施工技术总体上仍然处于半机械化和劳动密集型的水平,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主要依赖于人工人力,工人和技术人员劳动强度大,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差,施工效率低。灌浆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新课题。针对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基基础处理要求高,灌浆工程量大、施工环境条件差、隐蔽工程质量控制难等特点,项目依托多项水利水电高难度灌浆工程,系统开展水泥灌浆自动化装备研发与应用研究,历经多年科技攻关,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本质上提高了施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保障了工程质量,提高了灌浆效率,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本项目研究成果形成了从制浆材料存储、供料到制浆、供浆、灌浆及灌浆压力控制全过程的自动化成套装备,在多项依托工程和众多其他建设项目广泛成功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大大提高了灌浆施工自动化水平。本项目获得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得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2篇。

209次浏览
成果

特高压大容量设备现场绝缘试验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工程应用

发布日期:2021-09-22

现场整体式绝缘考核相比分布式绝缘考核,对保障电网设备安全运行更加有效,且电压等级越高,整体绝缘考核更为必要。但是,以特高压GIL(公里级、容性)、电抗器(感性)为典型的大容量设备,现场整体绝缘试验仍为空白。主要存在三方面难题:①装备制造难。受试验空间限制,装备电-热-结构耦合关系复杂,温升、局放等指标控制与容量提升矛盾突出,制造困难。②过程实现难。GIL内部金属微粒运动随机性强,老练电压参数与微粒捕获率的定量关系难以建立;电抗器内部放电与外部复杂干扰严重混叠,人工识别易发生误判。③缺陷定位难。缺陷放电激发的信号传输-响应量化模型难以准确建立,无法实现精准定位。项目团队历时5年,产学研用协同攻关,首创现场试验用大容量补偿装置设计制造技术。发明了温度-结构耦合迭代的补偿电抗器轴、径向温升非线性控制技术,提出了多重约束、载荷解耦的补偿电容器集约型结构设计方法,研制了移动式绝缘试验装备,与德国等已有装备比,感性、容性补偿容量分别提升7.5倍、71.7%。创新了关键装备。提出GIL分级量化加压、电抗器局放自主识别技术。揭示了微粒跳跃高度与碰撞恢复系数、归一化电压呈指数关系的机理,提出了“敏感电压”分级量化老练方法,金属微粒捕获率提升18%;提出脉冲电流极性判断、时域波形特征聚类的放电源分离技术,电抗器试验放电源诊断准确率达90%。创新了试验方法。研发特高压GIL、电抗器内部放电源精准定位技术。发现了GIL放电声波传播“高峰/陡降效应”,提出了跨越高峰区域、逼近陡降区域的传感器布置方法,创建了放电源全域反演算法,实现公里级GIL放电米级定位。提出了基于多物理因子、双端差异化响应的电抗器绕组放电缺陷定位技术,精度达到线饼级。创新了处置手段。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多项关键技术被纳入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1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邱爱慈院士领衔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技术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先后应用于特高压盱眙、淮南站及苏通GIL管廊,推广至国内10项特高压工程,核心技术还应用于ABB、东芝、天威保变等主流设备厂家,成功发现GIL绝缘子表面异物、电抗器出线放电等多起绝缘缺陷。实现了特高压大容量设备绝缘试验从分布式考核到整体式考核的技术跨越,有力保障了我国特高压电网运行安全。

关键词:
207次浏览
论文

500kV海底电缆后续抛石保护工程建设实践

发布日期:2017-04-25

海南联网工程后续抛石保护,在工程建设实践中,由于海洋工程存在的特性;施工难度大、施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涉及技术领域广泛。建设前期进行的海缆现状调查、设计论证、试验研究,以及施工中石料的制备、工程控制等工作,均具备后续同类工程借鉴意义。工程中采用的落石管技术、ROV检测装置均代表了世界海洋工程技术发展水平,对国内海洋工程技术发展与工程测量装备研发具有参考意义。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4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5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EPTC双周刊

8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