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和电网系统日趋复杂,电力体制改革、电网智能化等环境变化和网络安全性提升的要求,信息技术对于电网公司生产经营的支撑作用日趋重要,特别是在电力建设与企业管理中的推广与应用,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信息化项目计价标准研究一直是信息化专业的热点和难点,受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人员职责及技术水平、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应用不同技术方式、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等因素影响,给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的研究带来较大影响。国内外及行业内外有相关的成果及经验可借鉴,但缺乏一套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的完整的信息化项目计价标准。南方电网公司基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遵从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展了信息化项目计价标准研究应用工作,2012 年颁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试行)》,2017 和 2018 年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修编颁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2017 年修订版)》,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2018 年修订版)》。标准梳理明确了公司信息化项目分类标准;确立各类项目费用构成,定义和规范了相关工作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通过对历史项目数据的挖掘分析,形成信息化项目主要工作量的参考标准;依据国家、行业、公司相关标准规范要求,测算形成相关取费标准;针对 Iaas、Saas 及主要设备价格水平建立测算模型,形成相关价格水平的更新机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的完整的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历经 6 年的应用和修编完善,为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计价提供了标准参考,指导信息化项目合理造价。为南方电网公司加强信息化项目投资管控,合理分配信息化投资、规划信息化项目建设,强化信息化项目各环节成本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促进了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和建设应用成效提升,更好的支撑电力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及企业管理发展,进一步推动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基于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规划编制,具有电力行业特性内涵,提升了信息化项目计价方式方法,具备在电力行业内借鉴推广价值;并且,积累大量的基础资料和有益的编制方法,为电力信息化计价标准提供实践考证,并可借鉴到其他行业。
发电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国际实践与启示
电力能源绿色转型和现货市场加快推进使得中国发电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建立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日益迫切。围绕此问题,梳理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的国际实践经验,综合比较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和容量补贴电价3类机制的基本原理、总体框架与核心制度、机制优劣与适用条件;以容量市场为重点,比较分散式、集中式和可靠性期权3类市场模式,归纳以容量配额、资格审查和市场交易为核心制度的基本框架体系,研究各个市场拍卖制度设计和容量需求曲线计算方法;阐释智利补贴机制中容量电价和充裕容量的核定原理与方法,探讨稀缺定价机制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局限性及监管两难问题。最后,就中国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建设问题,提出与中国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分阶段建议。
热电联产机组设计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
多回单芯电力电缆并联运行护套感应电压的计算与分析
为研究多回电缆并联运行护套感应电压对电缆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并联电缆护套感应电压的计算方法。以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先建模计算负荷电流在各回电缆线路的具体分配,再据此推导不同护套接地方式的多回并联运行电缆护套开口感应电压和护套沿线最大值感应电压的计算。以双回电缆并联运行为算例,分别编程求解了该方法和现有文献方法在几种典型敷设方式下的护套感应电压。并以数字仿真结果为参考对比分析了误差大小,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分析几种因素对护套感应电压的影响发现:并联运行电缆护套感应电压相对于单回电缆可能增大很多,选择交叉互联接地和品字形相序排列能显著降低并联电缆护套感应电压。
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完善山西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
6月7日,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完善山西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二次调频性能指标计算方法、用户侧削峰填谷、差额资金分配等内容进行明确和细化。
基于矩差分析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未来配电网中会面临极高比例的光伏等新能源接入,电压越限、潮流返送等问题频繁发生。在充分利用配电网已有调压手段和无功补偿的基础上,由于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太大无法就地消纳,光伏大功率返送导致节点电压越上限。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差分析的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提出了光伏矩和负荷矩的概念,进而提出了矩差的概念,对矩差和节点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公式推导和理论分析,得出了配电网节点电压与矩差之间的关联关系,并详细阐述了光伏矩和负荷矩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矩差分析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以发生光伏返送时保证配电网所有节点不发生电压越上限为目标。IEEE 33节点配电网系统算例表明,与传统的智能优化算法相比,所提方法直接确定储能安装位置,计算效率高,计算结果准确,工程实用性强。
基于改进连续牛顿法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
针对采用传统牛顿-拉夫逊法对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状态评估与安全校核时潮流计算不易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连续牛顿法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非线性潮流模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模型,使用梯形积分法进行大步长隐式积分以保证数值稳定;使用改进欧拉法进行小步长显式积分以估计迭代误差,以Richardson外推修正迭代结果并自适应更新迭代步长。通过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的仿真测试表明,所提方法在病态潮流初值场景下的鲁棒性优于传统算法,并可作为采用传统算法不收敛时的潮流结果校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