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电科院:研发“听得见”声纹的采集传感器 打造声纹检测技术应用体系
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声学信号体现大量的状态信息,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具有辨识特征。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声纹会随之改变。据此,国网安徽电力等单位研发了声纹检测装置,能够“听”出变压器内部异常。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成果展示
为缩小配网线路停电影响范围,大幅缩短停电时户数,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宏力达研发了一二次融合12kv支柱式智能真空断路器。在2019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一二次融合12kv支柱式智能真空断路器HLD-ZW3212JG/630-20”产品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低功耗控制终端、集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一体化固封极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产品将交流传感器及取电模块与一次本体深度融合,支持电量采集、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单相接地故障就地检测和隔离等功能。其产品特点有:具有远方/就地工作方式的自动切换;集高精度交流采样、短路/接地故障处置、线损测量、无线通信等于一体的超低功耗控制终端;集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 于一体的固封极柱;基于接地电流基准突变暂态判据,结合三相电压电流、故障电流方向、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稳态判据,进行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区域研判及其就地隔离。该类型智能开关具有自适应综合型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不依赖主站和通信通过短路/接地故障检测和级差保护等技术,自适应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架,实现线路故障选择性保护,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就地隔离,不影响非故障区域供电,可以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自2017年起在浙江省、福建省、陕西省等地区挂网运行,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中电联发布电力机器人及无人机巡检专业培训评价标准制修订计划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我国电力行业供给结构、技术研发与设备运维投入不断加大。智能巡检技术作为电网设备运行和维护的重要手段,对电力巡检作业人员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能巡会检”的复合型人才是摆在电网企业和培训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
2020年第1期《输配电观察》杂志检测检修专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一种很成熟的生活和工业能源,电力企业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都成为社会发展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不停电检修、带电作业等技术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设备检修和设备运行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力检测检修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安全控制、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全面考虑生产经营、基建、调度等方面的因素,保障电力检修技术的稳定性,优化电力检测检修技术的发展方向。 为此,本期《输配电观察》杂志以“检测检修”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分别从当前行业关注的带电作业工器具应用、无人机巡检应用、机器人发展应用、带电作业现场安全管控等多方面提出建议。
服务于变电站的智能化装备研制
项目属于变电站领域,变电站设备巡检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手段,其数据获取的全面性和诊断的准确性是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随着电网设备规模快速增长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检测手段获取的设备状态数据(尤其是图像、声音类数据)数量急剧增长,传统以人工为主的数据分析方式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巡检质量分散;而现有的自动检测手段又存在应用场景单一、图声数据的智能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且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因此函待提出一种新型变电站智能巡检模式,以满足新电改形势下变电巡检全景化、智能化和精益化的发展需求。在山东省重大专项和国网公司重点项目支持下,项目针对电网变电设备巡检缺陷诊断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开展基于图声巡检数据的缺陷诊断技术研究, 研制系列化智能巡检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