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34条 试点
PPT

深圳供电局福田高可靠性示范区试点项目介绍

发布日期:2019-12-06

简要阐述深圳供电局福田高可靠性示范区建设背景,深入介绍了高可靠性示范区技术路线及关键做法。最后结合实践经验分享了世界领先配电网的探索之路。

关键词:
9559次浏览
PPT

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示范应用案例及经验分享

发布日期:2018-11-09

一、电力无线专网相关政策及试点情况 二、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研究情况 三、电力无线专网解决方案及典型案例

7771次浏览
PPT

国网公司开关设备运行情况

发布日期:2019-07-01

国网公司设备部提出了以提升开关类设备专业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开关类设备共性安全隐患治理为重点的总体工作思路。具体为健全开关专业管理体系,落实相关反措要求,规范化开展设备信息管理,建立开关类设备数字化资料库及故障案例库,夯实开关专业管理基础;进一步扩大变电站一键顺控试点应用,提升运行工作效率及安全性;推广成熟有效检(监)测技术,有序推进新技术研究和试点应用,力争在开关类设备检(监)测技术上取得突破。

关键词:
4745次浏览
PPT

“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问题思考

发布日期:2019-12-06

清洁低碳和电气化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趋势和特点,“十四五”是电网发展升级的关键时期,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报告对“十三五”发展情况进行了总体回顾,对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发展、配电网智能化、综合能源体系建设等“十四五”发展重点提出相关思考,结合会议主题,重点阐述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与建设重点,并选取典型试点示范工程进行介绍。

关键词:
4032次浏览
PPT

一二次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型坚强配电网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9-12-06

如何将繁杂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成简单而实用,是大量电力科技人员从未放弃的努力。设备可靠性决定电网的坚强度,传统配网自动化是在配网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必须的辅助设备,让系统更加复杂,二十年来全国大量的配网自动化试点验证这种模式发展是艰难的。 随着配网交流传感器的发展与成熟,用交流传感器完全取代传统互感器的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开关,将开创配网自动化建设新模式,交流传感器具有高精度、无源化、小型化等特点,尤其对故障信息的感知灵敏度将大大提高开关设备对配网线路故障研判准确性,特别是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隔离发挥重要作用。

2354次浏览
PPT

基于线圈电流的断路器机构性能诊断技术

发布日期:2019-07-01

目录 一、应用背景 二、原理、结构及性能 三、现场应用效果 四、推广计划 2019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下发《国网设备关于组织编制变电站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装备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江、天津等8省开展断路器动作特性在线监测技术应用试点。

2267次浏览
PPT

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提升措施和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0-01-17

首先就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提升工作背景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了低压交流断路器保护灵敏度问题、低压交流断路器灵敏度改造情况、低压交流断路器选择性问题以及剩余电流监测问题,最后对剩余电流装置试点应用案例进行分享。

2015次浏览
报告

可信数据流通网络(TDN)白皮书2023

发布日期:2023-10-20

本白皮书以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高效和可持续释放为目标,针对数据流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挑战,围绕解决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性难题,分析数据可信流通的基础原则,提出了可信数据流通网络(简称可信数网,TrustedDatacirculationNetwork,TDN)的概念。通过分析业界实践和深入研讨,凝聚各方共识,对TDN的总体功能、网络结构、建设思路、关键技术、应用场景、规范保障等内容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论证,并予以详细阐述。本报告亮点如下:一是首次提出可信数据流通网络(TDN)的概念。TDN是以数据可信流通为基础原则,以“全国互联、数据可信、流通安全、全程可溯、贡献可量”的核心能力为目标,而构建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TDN基于分层次的网状结构,通过建立顶级节点、枢纽节点和子节点,以实现数据、算力、网络等跨区域、跨行业的互联互通和价值共享。二是明晰TDN的可信数据流通关键技术范畴。从保障数据隐私安全、流通过程可控可信、跨节点跨平台跨技术互联互通等角度归纳、分析实现数据可信流通的关键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隐私保护、使用控制、信任保障、互联互通等四大类技术,在TDN的互联基础层、资源接入层、计算控制层、流通服务层等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三是全面梳理TDN应用场景和标准体系。首先分析可信枢纽节点的建立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企业数据流通、数据交易这三种典型的数据流通场景的作用及应用效果,进而提出在数据流通的各个环节、相关的技术要求、行业应用要求以及节点落地建设等方面需要统一的标准规范。由此TDN的建设思路不再是独立松散的模块组合,而是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可实操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四是展望TDN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为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全面释放,政产学研各界将切实的从技术创新、试点示范、服务生态、标准规范等方面加快推进可信数据流通网络的落地,奋力实现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

关键词:
1598次浏览
PPT

智能配变终端在配电物联网示范工程中的业务应用场景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9-07-02

为进一步落实国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部署,贯彻“1135”新时代配电管理指导思想,江苏公司以解决试点地区台区及低压线路运维中的痛点问题为导向,遵循“云、管、边、端”顶层设计构架,应用监测传感、信息通信、边缘计算、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在配电领域的融合与实践。本报告介绍了江苏公司以新型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的配电物联网建设经验,分析关键技术,总结应用成效。

1542次浏览
报告

动力电池碳足迹及低碳循环发展白皮书

发布日期:2023-11-27

2023年8月,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启动GDIforSDG二期试点项目,携手企业、政府、智库等在内的多相关方推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经济发展,并于9月14日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召开首次项目研讨会。在应对气候危机的进程中,交通运输部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值得欣慰的是,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并被视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问题的重要方案之一。就全球范围而言,电动汽车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等主要市场起步较早,发展迅猛,这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广泛地采用电动汽车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案例参考。同时,电动汽车行业将在新兴市场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这将不仅仅体现在环境和气候层面,还涵盖经济与社会维度,比如:提供更多的新型就业机会、激发传统产业创新、加速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等等。由此可见,电动汽车行业的绿色、低碳及韧性发展对于加速推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十分重要。该白皮书报告将聚焦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全价值链上的多重利益相关方以及其行动实践,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和处置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企业案例为企业和相关方提供实践参考,从而推动低碳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通过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以务实行动为导向,创新为驱动力,携手推动气候行动和绿色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加速实现作出积极贡献。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将持续团结全球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动员更多的不同行业企业参与GDIforSDG项目中来,积极推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1501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5年(第八届)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4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5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6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7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8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9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10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