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电力公司电缆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适应新时代卓越城市对电缆运维的要求,建成高压电缆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推进泛在物联网建设,完善以卓越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全面提升电缆管控能力,建设国际一流高压电缆精益管理示范城市。 弘扬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完善制度标准体系,强化标准规范执行力度,把严细实的理念贯穿到业务开展全环节、制度执行全过程,强化首台首套、施工工艺等关键环节管理实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管控信息化。
国网安徽电力强化设备运行阶段质量管控
8月4日,在安徽宿州220千伏沱河变电站,宿州供电公司物资部质量专责朱凯和同事使用局部放电检测仪,对35千伏分段5001闸刀柜绝缘件开展质量检测,确保开关柜等重点设备的健康运行。
智能化、智慧化监理引领电网基建管控水平提升
智能化智慧化监理,应用遥感卫星、人工智能、大数据、信号实时远传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进行实时、动态、智能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全面提高监理工作效率、降低监理成本、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理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引领电网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管控提升,推动工程建设的创新发展,提高中国建设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提升高压开关可靠性的技术研究
以组合电器为例,针对故障须发的增量GIS设各,启动提高入网GIS设备质以组合电器为例,针对故障频发的增量GIS设各,启动提高入网GIS设备质量管控专项工作,通过制定装备技术导则、修编技术规范、开展设备型号审查,加强交接验收管理,开展技术监督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增量GS设备故障的发生,随者入网GS设备质量管控专项工作的逐步落实,大部分制造厂商都积极响应各项工作要求,对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和试验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新投220 kV GIS设各故障率星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年没有发生新投220 kV GIS设备故障,
基于黑盒理论的智能电能表软件质量评价
截至2018年4月末,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完成近4.5亿只智能电能表,如此庞大数量的计量设备的运行状态的稳定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智能电能表在硬件可靠性方面的技术和质量管控手段都已相对成熟,可在软件的特点分析、测试技术、质量可靠性方面的研究都还相对空白。而现场安装的智能电能表在近几年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若干软件质量问题,如空载潜动、电表飞走、过压黑屏等故障时有发生。而且为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要,对软件的功能设计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除了基本的计量、显示、通讯功能外,还要满足需量计量、复费率、费率电价、阶梯电价、预付费、拉合闸控制等功能,这些软件功能要求的复杂性必然导致电能表软件设计流程日趋复杂、软件代码日趋庞大,在进行软件框架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果设计过程考虑不全面,电表设计结束以后,在没有经过严格的软件测试验证的情况下,或者说即使在经过测试验证但验证方案也考虑不全面的情况下,都会导致进入市场的电能表本身就带着一些潜在的设计缺陷,并最终在错综复杂的现场经过长时间运行逐渐爆发。 因此,追切需要开展智能电能表软件黑盒测试,研究质量评价方法,建立软件质量评价能力。
「会议」开启新型配电系统新时代,2021年第五届中国配电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召开!
本届高峰论坛采取“线下交流+线上直播”的方式,以“支撑双碳战略目标,构建新型配电系统”为主题。聚焦区域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配电物联网数字化建设与应用、配电网运维与安全质量管控技术、分布式资源与配电网的互动、电力市场与碳交易等热点专题。来自政府机构、电网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电力设备企业的代表参加了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