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再添一“翼” 绿电飞渡川浙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王颂 发布时间:2023-01-03 09:14 关键词: 项目工程
收藏

金沙江畔,大坝高耸,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寒冬时节,来自金沙江的水能转化为电力,沿着条条银线翻越崇山峻岭,跨越大江大河,温暖华东大地,点亮万家灯火。


2022年12月30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我国“西电东送”又增添一条能源输送大动脉。白鹤起舞金沙江,这是继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又一条将白鹤滩水电站的清洁能源大规模输送出去的“空中走廊”,将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化能源结构、服务“双碳”目标的绿色工程,是保障电力供应、确保能源资源安全的关键工程,是拉动内需、助力稳经济稳增长的超级工程,对于优化能源配置、推动绿色发展、引领技术创新等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从金沙江到钱塘江——


推进清洁能源外送,促进绿色转型


大凉山腹地,金沙江下游,2022年12月20日,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


时间回到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希望全体建设者和各方面统筹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后续各项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有着“千河之省”的美誉,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1.48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1.2%。截至2022年年底,四川省水电装机规模接近1亿千瓦。


眼下,白鹤滩水电站发电机组全部投产,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经由两条能源大动脉落地负荷中心。2022年7月1日,白鹤滩—江苏工程投产发电,在炎炎夏日为江苏地区送去清凉。不到半年,白鹤滩—浙江工程投产发电,保障之江大地百姓温暖度冬。截至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530亿千瓦时,主要输送至江苏、浙江等区域。


白鹤滩—浙江工程是四川第6条特高压外送通道。此前,四川已经有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溪洛渡—浙江、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5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白鹤滩—浙江工程投运后,巴蜀充沛的水电资源直达华东地区,能够提高水电利用效率,促进四川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西部经济崛起。


放眼更大范围,立足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公司创新电网发展方式,持续完善特高压和各级电网网架,最远输送距离达到3300千米,努力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


从金沙江到钱塘江,白鹤滩—浙江工程在推动送端水电大规模外送、促进绿色转型的同时,也能够助力东部受端地区环境保护,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浙江省发布《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通过“强非化、扩气电、稳煤电、增外电”做好以电力供应为重点的能源保障,打造稳定安全的现代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十四五”期间,浙江省非化石能源(含省外调入部分)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4%。


白鹤滩—浙江工程投产,使西南水电特高压外送能力再提升800万千瓦,每年可向浙江输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千瓦时,可推动华东地区每年减少发电用煤1057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19万吨,有效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


从保供电到稳经济——


满足用电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群之一。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主导产业更加集聚,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用电需求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7月11日,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达到1019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而在浙江电力供应方面,省外来电是重要支撑。数据显示,今冬浙江最大外来电将超过3000万千瓦,约占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的三分之一。


充足的电力供应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和千家万户美好生活。国网浙江电力发展部主任郭云鹏表示,白鹤滩—浙江工程投运后,不仅可以为当前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提供坚强支撑,同时也可增强电网水火互济能力,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上发挥更大作用。


白鹤滩—浙江工程是继溪洛渡—浙江特高压工程后,第二条川电入浙的特高压工程,有助于浙江打造“两交三直”特高压坚强骨干网架,提升能源电力供给能力。


更长远看,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大规模接纳区外电力,也是满足华东地区电力需求增长、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重要途径。发挥特高压输电技术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节省占地等优势,白鹤滩—浙江工程与华东地区已有的特高压工程相互配合,对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清洁能源电量消纳水平、优化电源结构、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意义重大。


更多红利持续释放。白鹤滩—浙江工程的建设,激发起让充足电能惠及国计民生的热望,带动更多产业链条加速“转起来”,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以工程四川段为例,项目建设吸纳了当地劳动力,施工高峰期作业人员超万人;工程建设期间使用塔材77956吨、导线16672吨、基础混凝土88094立方米……服务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工程建设为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特高压工程投资大、产业附加值高,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根据投资估算,白鹤滩—浙江工程总投资约299亿元,涉及近百家设备制造、建筑、安装、科研单位,直接带动生产规模近10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促进沿线各地经济增长。


从勇创新到敢担当——


攻克工程技术难关,优质高效建设工程


3300米高海拔、60毫米重覆冰、8度强地震烈度,这些极端条件是白鹤滩—浙江工程建设面临的挑战,对工程设计及装备制造安装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次揭示高海拔下宇宙射线对晶闸管作用的技术规律,首次掌握高海拔下超短间隙的绝缘特性,首次提出并实践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逆向充电……一个个首次标志着一项项关键技术研究达到新高度。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方面推广应用创新成果,打造了特高压直流发展的又一样板工程,为“十四五”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技术储备。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性能稳定、指标优良”,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列特高压套管在工程中批量应用达到的效果。这一技术突破了长期困扰我国输变电行业发展“卡脖子”的难题,提升了高端输变电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


技术上坚持创新,建设上不畏艰难。工程起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止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浙江5省(直辖市),需要多次跨越长江、岷江、汉江,穿越大凉山、大巴山、巫山、大别山,沿线地形条件复杂。


“工程对所有建设者的考验都是难以想象的。”钱塘江换流站业主项目副经理廖玉龙坦言,“我们克服工期紧张、物资运输困难等挑战,掀起‘大会战、敢决战、打胜仗’的建设高潮。”


白鹤滩二期换流站电气A包项目经理陈静远负责工程最核心的换流阀设备安装工作,技术难度高、工作量庞大。为了满足不同施工单位、不同厂家的工作需求,陈静远和项目团队白天进行验收等工作,晚上到次日凌晨开展换流阀设备安装等作业。


包括廖玉龙、陈静远在内,2万余名建设者充分发挥电网铁军精神,与时间赛跑,用专业、专注、胆识与智慧架起这条清洁能源大动脉,如期完成了建设任务。


横贯东西的电力大动脉,不仅实现了川浙两地供需互补互济,还积累了许多新的建设经验。在工程安徽段,建设者采用±800千伏线路与双回交流500千伏线路同塔方式跨越长江,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工程重庆段,沿线山地地形占比71%,建设者坚持创新施工,累计跨越高速公路、铁路、通航河流及重要输电线路68次,施工高峰期作业人员达3000余人;在工程浙江段,施工建设人员发挥数字化牵引作用,利用特高压数字化基建指挥平台,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当前,迎峰度冬保供电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白鹤滩—浙江工程将在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


上一篇:「新书推荐」共建共享标准化的农网配电教育培训体系
下一篇:「新书推荐」助力打造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变电检修队伍

专家观点

热点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