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观察」“电网折扇”转变理念意味着技术突破

来源:EPTC 作者:阮小勇 苏芬芳 姚延军 发布时间:2021-12-30 14:41 关键词: 分层分区网络重构电网折扇
收藏
概 要:本篇基于稳定运行达 15 年之久的配网地理单线图运维案例,严谨推论通用 GIS、关系型数据库广为采用的“图数分离”、“点线拓扑”及闭合、连续的图数建模技术,并不适合配网基础图数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而提出“目录图层”、“属性块”、“电网折扇”等静态图数建模新方法。这一简单易行的地理单馈线图数模型,完全吻合实际生产场景,能被基层外线工熟练掌握,还能完整诠释电网“分层分区”、“网络重构”等系统图数管理基本原理。

关键词:电网折扇;分层分区;网络重构



引言




静态图数是电力系统设计、安装、运维、监控等全过程业务管理的基础,发、输、变、营、配、调等相关部门,都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标准,来组织、运维、更新、监控各自的基础图数。在计算机图数监控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这些规范标准都被完整移植到信息化图数监控平台,大都获得较好的应用口碑。比较意外的是,配网领域研制开发近 20 年的电网 GIS 静态图数管理系统,至今达不到让配电线路工放手使用的预期效果。

通用 GIS“手工绘制图形始终存在图模不一致的隐患,系统逻辑接线图的修改维护工作量大且出错概率高”[1]。繁杂、抽象、海量的“点线拓扑”、“图数关联”等手动操作过程,更给配网实际使用人员增添巨额负担。“界面混杂、响应迟缓、图数难符、图实难符”等弊端得不到有效控制,最常用的线、变“网络重构”[2] 无法及时同步。馈线线损、停电预告、资产管理等关键性业务,缺乏高效、简捷、可靠的技术保障,配网图数成了营配(调配、输配、变配)贯通“最后一公里”的技术瓶颈。

配网图数特征




源自变电所树状分支、点状辐射的配网馈线,地理平面上沿布总是曲折无序、相互交叉,变电所附近更拥挤得像是“一团乱麻”(图例 1)。



1.png

图1 变电所出线实际沿布图


仔细剖析“一团乱麻”似的配网地理沿布图,它们每条馈线的等值电路十分简单,电气模型就是R-L 串联电路,几何模型就是源自变电所、带有树状分支的一条射线。“一般情况下一条馈线供电范围大致呈扇形” [3],它们的静态图数拓扑模型就是扇形地理单馈线系统图。出现“一团乱麻”界面的实际需求,是按变电所汇总、统计线、杆、变等属性参数,不会同时要求理清它们的几何模型。


2.png

图2 地理单线图



案例剖析




(一)案例简介

曾被称作桌面 GIS 的图例 2 界面,没有采用过任何“点线拓扑”、“图数关联”等手段,线、杆、变等属性参数已封装成类似图形符号 --“属性块”[4],遵循“绘图即编码、看图即查询”的“图形编码”原理 [5],只在地理平面上进行简单、直观的绘图、标注、存储等操作。这一“图数合一”的配网地理单馈线,完全吻合实际生产场景,并在失去开发商技术支撑的背景下,可靠运行达 15 年之久。

(二)点线拓扑

类似于“路网节点”建模方式,基于闭合蜂窝六边形地理节点编码的通用GIS,将“一团乱麻”中诸多分支接点、分段(联络)开关,乃至杆塔附着设备都视作电气图数节点,除了必须在地理区块上准确定位外,还得再来一遍繁杂、抽象、海量的“点线拓扑”过程,才能从“一团乱麻”界面转换出横竖平直的馈线结构(运方)图。这是混淆了“路网节点”与“电气节点”的本质区别,配网单线图的“电气方向”只有一个:电源侧指向受电侧;“电气节点”也只有一个:变电主接线图中的馈线开关。线路联络开关只有配合其他开关的分合,才能算作半个“电气节点”。

无论是图例 2 案例模型或是相关电气规范,都可以证明:配电线路所有设备的地理定位是必须的,“点线拓扑”并非必须。一直套用 GIS“点线拓扑”技术,除了系统自身原因外,还源自对图例 3 横竖平直配网结构(运方)图及其相关规程的误读。图例 2 与图例 3 的电气拓扑意义完全等价,图例 2 足够满足配网运行管理的日常需求,图例 3 是对诸多配网馈线的逻辑概括,并没有实际运维操作意义,只作为整体配网结构考评、改造的指导性目标。


3.png

图3 单环配网结构示意图 [2]


(三)目录图层


确保地理单线图所有点线设备及其参数,具有统一的归属性、连通性、方向性,完全可以用简单的“目录图层”理念来代替繁杂的“点线拓扑”。通用 GIS 也有类似的“图层”理念,但局限于可见界面,无法扩展到海量级的配电网络。图例 2 是将“图层”映射到计算机硬盘上的文件目录,以变电所为根目录(电气节点),分散存储各自所属的地理单线图文件,随时等待按需调用。


无论是单环或双环结构,“开环辐射运行”[6]是我国配网技术规范,十有八九的图数运维监控过程都是面对类似的图例 2 界面。配电线路工现场核对设备位置时,才需要叠加、拼接对应的地理背景图。图例 2 是将日常运维操控过程,限定在预设的图数拓扑平面,并取代了所有点线手动拓扑操作。



“电网折扇”



4.png

图4 电网折扇


图例 4 就是图例 2 配网地理单线图图数拓扑模型 --“电网折扇”,界面省略了杆塔、配变、开关、分支线等具体点线图符及其属性参数。源自变电所的扇形电气平面(X-Y 平面)是可叠加、可延伸、可穿越的,沿着 Z 轴方向可以“透明叠加”无限层电气平面。


“电网折扇”同时也是地理投影带模型,Z 轴方向的最后一层就是地理投影平面,即具有行政法规性质的地理投影带—高斯克吕格地理投影带。涉及地理测绘专业,不再展开说明。


“电网折扇”模型是将海量(无限)的、不连续的“电气平面”-- 地理单线图,作为图数建模的必要条件;地理投影带及其众多地理分幅图,只作为单线图的投影背景(充分条件)。按照“电网折扇”进行图数建模的地理单线图(图例 2),配网运维人员只有地理定位、属性标注、图数存储等简单直观的操控过程,不会再有“点线拓扑”、“图数关联”等复杂、抽象的手动操作要求,也就杜绝了各类逻辑错误。



“分层分区”



5.png

图例5输变电网络



现行 GIS 都 会 将 图 例 5 误 读 为 由 35KV、110 KV、220KV、500KV 四层电压结构(分层),透明叠加在县级地理区域(分区)之上,并关闭了所有地理图层。其实,它只是在“电网折扇”平面,一次性按需叠加三十几条(层)输电单线图。

通用 GIS 是将闭合蜂窝六边形地理分区作为必要条件,与地理区块相关的其他行业图数规范,只作为充分条件。换而言之,通用 GIS 的图数模型是“分区分层”:它的“电气分层”界面是有限的,闭合蜂窝六边形地理分区则是无限的。“电网折扇”的“分层分区”模型与之相反:“地理分区”是有限的,全国工程测绘精度的 1.5 度地理投影带也只有二十二个。作为配网最基本运行管理单位的每个县级供电公司,其所辖的配网设备肯定处在同一地理投影带,但高低压地理单线图可以是无限层的。 

通用 GIS 理所当然地将配网接线图作为“一层”拓扑结构,叠加在图例 5 输变电网络界面,必然出现“一团乱麻”的人机界面。这违背了电力系统最基本规范:“系统可以看成是用一个假想面将其与环境和外部系统分开” [7],这一“假想面”就是指输配电地理单线图或变电主接线图,还应包括所有属性参数。

“分层分区”原本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规范导则:“将不同规模的发电厂和负荷接到相适应的电压网络上(分层),形成一个供需基本平衡的区域(分区)” [8],主要涉及继电保护、短路电流等电网动态图数结构。“分区分层”的通用GIS 混淆了这一针对输变电动态图数的关键描述,一直误将 10KV 及以下配电网络视作“一层”拓扑结构,自然会衍生出繁杂的“点线拓扑”手动操作,来满足配网单线图管理需求。




“网络重构”




配网静态图数还具有独特的“网络重构”需求 :伴随线路联络开关分合操作,两条联络馈线所有点线设备、属性参数的归属性、连通性、方向性都随之发生变化。通用 GIS 的图形界面,同一区块、毫无电气关系的馈线设备混杂显示。抽象关联的关系型数据库界面,面临日常“网络重构”需求,所属变电所、所属馈线等主索引关键字段又得逐一手动同步,各类逻辑错误随之产生,“界面混杂、响应迟缓、图数难符、图实难符”等弊端恶性循环。

图例 2 模拟了两条有联络关系的馈线,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网络重构”操作。由于采用“图数合一”的建模手段,繁杂、抽象的“网络重构”理念,简化为单一、直观的图数文件叠加、另存操作,能够实现图数“一键同步”期望。所属变电所、所属馈线关键字段的本质含义,就是接线图理念。

输变电也有类似的“网络重构”变动,例如变电所母分开关闭合操作,输变电主接线(网络)同样发生变化,但所属变电所这一关键图数特征并没有改变,无需在抽象关联的关系型数据库界面,进行手动同步操作。通用 GIS 的“分区分层”、“图数分离”等图数建模技术,在分布稀疏、少有变动的输变电专业尚能达到实用化效果,但在分布密集、变动频繁的配网领域,这一图数建模的系统缺陷显露无遗。

结语



配网 GIS 的实用效果长期令人困惑,系统设计人员大都简单归咎于使用者的技术素养、工作责任心、部门协同能力等人为因素,乃至将图数运维整体外包。这是在回避转嫁矛盾,导致配电网基础图数管理的熵增效应日益尖锐。


简单可靠的“电网折扇”图数模型,真正集图、数、模于一体,完全吻合配网实际运维场景。使用者也无需特殊技能要求,就可在“电网折扇”界面,完成设计安装、运维调控等全过程业务流程。转变理念意味着技术突破,与通用 GIS 大相径庭、且已自主运维近二十年的基础图数案例,还能为“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9] 电力物联网建设目标提供原始参考模型,继而迭代完善、推广应用。




上一篇:「新书推荐」配网故障定位有了新“利器”
下一篇:“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专家观点

热点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