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首届年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座谈会于2012年11月16日上午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电科院用电与能效所总工郝为民主持,中国电科院计量所专家刘宣做题为《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的演讲。会议现场,该领域的专家、教授、设备制造企业、用户代表围绕应用案例及问题、技术标准修订、国内外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
(图为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座谈会会议现场)
作为电力负荷管理领域的专家,郝为民对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的成立背景、功能定位,协作网负荷侧管理专家工作组的组建做了介绍;并对协作网今后在电网公司、设备企业、科研单位之间发挥的补位作用提出了期望。
刘宣在发言中指出,国家电网公司自2009年启动用电采集系统建设以来,经过3年的建设,现已安装采集终端371万台、电能表1.09亿只,累计实现用电信息采集1.12亿户;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智能电能表覆盖率为38.14%,其中直供直管覆盖率为50.08%。但是,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技术问题,如时钟同步问题、传播故障问题、窃电监测问题、采集成功率问题和在线诊断问题。
针对业界关注的国家电网此次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的修订情况,刘宣介绍了修订新增的多项功能,包括对时要求和分层对时方案、对电能表参数自动维护的要求、增加节点主动上报功能、对本地不同通道方案成功率的统计、对通信单元的互换性要求、终端窄带能力要求、远程升级安全及管理要求、集中器具备电监测功能的要求、采用SM2密钥算法等,着重解读了本次标准修订最为核心的“对时要求和对时方案”。
参会代表在认真听取两位专家的发言后,从各自的角度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设备的技术发展及协作网技术专委会今后的工作开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其中,设备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包括信息采集终端的环境过于复杂的问题、标准设定的部分数据指标在实际运行中的合理性问题、设备更新换代与各地需求差异的问题、新标准的宣贯学习和过渡期的问题、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配合问题等。
代表们倡议,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多赢的平台,应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开通设备方、供电方及科研院所畅通交流的渠道,在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广,共性问题的汇总、解决,技术创新的支持和指导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