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是泛在电力物联网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技术。5G通信技术将为电网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毫秒级精准负荷控制、低压用电信息采集和分布式电源等应用场景提供必要手段。
信息通信 “天地”组网 远近协同
信息通信新需求
随着太阳能、风能、分布式储能等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智慧园区、智能家居等新业务不断接入电力系统,信息通信需要实现状态监测、泛在感知、闭环控制。
控制由局部向全域拓展。随着电源结构变化,电网调节能力下降;长距离、大容量、交直流混联使电网稳定形态更加复杂;应基于全景感知和实时决策,实现源网荷多类控制资源的协同控制。
控制由骨干向末梢延伸。电网从输变电控制向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和用户侧末端拓展;控制点数量由十万级发展到百万级;控制时延由准实时到实时;控制频次由低频到高频。
信息采集爆发式增长。电表与电网互动,海量非计量信息;需求侧响应,用户平等交互;采集点下移,用能终端随器计量;采集频次和实时性提高。
5G通信
通信技术从1G(G是generation的缩写),发展到如今的4G,在传播速度更快的同时,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5G将会是一次技术革新。
可以说,1G时大家用手机打电话,2G时发短信、阅读文字信息,3G时上网浏览图片,4G时看视频和直播。5G将具有更大容量的带宽、更低的时延、更海量的数据连接。因为5G,未来互联网的连接将从人与人的连接,扩充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通过5G,能够实现信息与工业的深度融合。
5G与4G相比,用户体验速率提升10~100倍。5G将带来超越想象的极速上网体验,下载一部高清电影的时间最快只需要不到1秒。3D视频可能在5G时代爆发式增长。利用5G网络,能实现海量机器类通信,实现智慧交通和智慧安防,带来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体验。5G将实现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无人驾驶将成为现实,远程医疗也会因此实现。
通导遥卫星一体化
通导遥卫星一体化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是有力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手段。其中通指的是通信卫星,导指的是导航卫星,遥指的是遥感卫星。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组网将来要解决的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网络层的问题,而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解决的是电力信息采集的问题,也就是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的问题。
在发展5G的同时,国内外也持续开展以低轨移动通信卫星为代表的高通量全球通信体系建设。2010年左右,国外以NASA、Oneweb和spaceX为代表、国内以航天科技集团为代表,已经开始了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组网设计。可以预见,未来低轨移动通信卫星与5G基站组网,形成远近场充分耦合的高通量“天地”通信一张网,是泛在电力物联不可或缺的手段。
在感知层,一个充满前景的发展方向是在线监测、RFID等近场技术,可以获取设备的标识、位置和细节状态信息,促进复杂电力设备管理、检测与应急处理,现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形成了系列成果。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运用以GPS和北斗为代表的导航卫星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来解决大范围海量设备定位、大范围地形地貌信息等核心问题。未来,应尽快布局与发展通信、导航和遥感卫星的远场高精度感知和通信技术。通过结合上述多种感知手段,才能真正意义上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万物全面感知。
EPTC电力技术协作平台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