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 /N2混合气体绝缘GIS母线应用现状
背景、总体方案、应用现状、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种便携式中置开关柜断路器检修省力装置
10kV移开中置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简称“中置柜”广泛应用于配电系统,主要用于接受、分配电能,并对电路实现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其数量众多,据统计,贵州电网公司运行的10kV中置柜约万台,配网运维检修工作繁重。中置柜中最重要设备断路器,因断路器的真空泡更换、断路器进出小车丝杆的卡涩处理等运维检修工作时,需要将中置式断路器抬升悬空,将底盘车从中置式断路器本体上拆离,真空断路器或SF6断路器重量在200kg以上,取出断路器传统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吊臂进行提升,利用吊车或带有手拉(扳)葫芦及吊架,这些装置大型且笨重,需动用资源较多,又或工器具不便于携带,费时费力;二是用人力将中置式断路器从手推车上抬下,将其侧放在平面上,开展拆卸底盘车的工作。约需要六个人,并且侧放的中置式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尺寸的测量以及检查更换断路器零件时不方便、不规范,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易造成设备的碰损、人员的人身伤害。由于传统的工器具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存在着设备及人身安全隐患,不能快速修复断路器供电,已成为行业内中置式断路器运维检修过程中的普遍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本项目特提出一种便携式中置开关柜断路器检修省力装置。
开关柜交流耐压绝缘附件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C-GIS)以其结构简单、占地少、受环境影响小、维护量少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青睐。广州局配网的SF6全绝缘柜约占10kV负荷开关柜的80%,且近年来新投运的环网柜基本为SF6全绝缘柜。由此可见,保障SF6全绝缘柜安全运行对保障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可以考核开关柜绝缘承受各种过电压的能力,是鉴定设备绝缘强度最严格、最有效、最直接的试验方法,对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项目成果在专业检测机构以及设备供应商的出厂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广东质检院及南方电器公司应用该成果对526台开关柜进行了交流耐压试验,未发生一起开关柜因检测附件原因导致的损伤或绝缘附件损伤事件,证明了本项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特高压换流变阀侧套管和直流穿墙套管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和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是直流输电系统的“咽喉”,具有承载电压高、输送容量大、复杂度高、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承担国资委“1025工程”特高压套管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任务,由中国电科院牵头,联合西电集团、特变电工、平高集团等单位共同研制出±200、±400、±800kV干式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150、±400、±800kV干式和SF6气体绝缘两种技术路线的直流穿墙套管,并通过型式试验考核。2支±800kV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在青豫工程首次示范应用,24支±200、±400kV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8支±150~±800kV直流穿墙套管在青豫、陕湖工程批量应用。 6类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4类直流穿墙套管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组织的专家鉴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成熟度高。
环保型气体 综合性能及应用
SFs温室效应潜在值(GWP)是CO2的23500倍,在大气中的存活寿命为3200年。到目前为止,大气中SF6气体的含量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气体占温室气体总排量已经超过15%。我国的SF6排放的主要来源来自电气设备约占总含量的70%。 1997年《京都议定书》中,明确了CO2,CH4,N2O,PFC, HF和SF6等属于温室气体的范围,并要求发达国家首先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冻结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要求到2020年基本限制SF6气体的使用。 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巴黎协定气候大会上指出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寒地区CF4和SF6/CF4检测
高寒地区须携带多台仪器以满足3种不同量级SF6气体中CF4气体浓度的检测需求,现场运维效率低且仪器购置成本高。为此,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热释电检测技术的SF6气体中CF4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可自动选择不同的放大电阻以实现多量程切换。然后提出了BP和PSO-BP 2种神经网络温度-压力协同补偿模型,并通过搭建高效模拟实验平台为模型预测提供数据支撑,预测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优于BP神经网络。最后将PSO-BP神经网络温度-压力协同补偿模型内置于多量程检测仪器CF4气体浓度检测仪器。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仪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小量程和大量程检测误差和重复性分别不超过±2%和1.6%,混合比量程下误差和重复性分别不超过±0.5%和0.2%,对高寒地区电网运维检修具有重要作用。
SF6混合气体和环保替代气体设备标准化研究
为助力“双碳”目标,适应SF6气体限制使用需求,提升电网设备环境友好性,需要开展SF6混合气体和环保替代气体设备标准化研究。立足环保气体设备研发与应用现状,梳理了SF6/N2混合气体设备技术标准,从设备材料、运维检修、试验检测、仪器仪表等方面构建标准化框架;并针对环保替代SF6的C4F7N气体设备,构建了包含气体性能检测技术和方法、设备运行维护、试验检测、回收再利用等标准化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F6混合气体和环保替代气体设备准体系,6个子分支与原电力行业GIS设备标准体系一致,体现了环保气体设备标准化建设方向。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生产应用报告(2021版)》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坚强电网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其大量应用于电网配电系统中,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可靠运行。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在绝缘介质的使用上,经历了空气绝缘、SF6 气体绝缘及环保气体绝缘的发展历程;在灭弧技术的使用上,经历了空气灭弧、SF6 灭弧及真空灭弧的过程;在结构形式上经历了敞开式、半封闭及全封闭等阶段。传统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潮湿、污秽等自然条件容易引起设备的故障。随着上世纪 70 年代第一台 SF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诞生,由于 SF6气体具有较高的介电强度,绝缘性能良好,且化学特性稳定,在大大减小开关设备尺寸的同时,保证了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可靠运行,因此采用 SF6 气体作为绝缘介质或主绝缘介质的开关设备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 SF6 气体分解难且为公认的温室气体,其每个分子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是 CO2 的 23500 倍,衰减周期为 3200 年,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而且 SF6 气体作为灭弧介质易产生有害物质,一旦泄露将危及到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为减少温室效应,防止环境污染,国家发改委编制《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 SF6 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要求各电力公司加强对 CO2 及 SF6 的排放控制。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关于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对温室气体排放均有明确的限制要求和减排目标,我国作为签约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2020 年 9 月 2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在 2021 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将该减排目标列入到国家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国内外 SF6 气体的使用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使用SF6 气体是国际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