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上海电力:2023年将开工500千伏重燃送出工程等39项工程
2月20日,在220千伏华为上海青浦研发中心供电配套项目施工工地,吊车将钢管桩一根接一根地从运输挂车上转移到材料堆场。该项目将于近期复工,复工后首先启动的是水平顶管始发工作井深基坑围护作业,这些钢管桩将被液压振动锤夯入地下。该项目由华东送变电公司项目部负责施工,预计9月底前送电。
国网上海电力牵头编制的电力储能国家标准发布
5月4日获悉,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GB/T 42313-2023 电力储能系统术语》正式发布,为我国电力储能领域的标准编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规范性指导。
国网上海电力与中国电科院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电网科技创新决策部署,更好地服务能源互联网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5月24日上午,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迈进了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攻克新型技术难题、塑造强强联合优势的新阶段。
国网上海电力搭建继电保护数字化校验管理平台
截至4月24日,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自主设计搭建的继电保护数字化校验管理平台上线满一个月。一个月来,该平台被应用于上海全市220千伏及以下电网继电保护定期校验工作。应用该平台后,每套保护装置的校验时间由12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实现220千伏及以下线路保护装置定期校验的全流程无纸化。
国网上海电力搭建继电保护数字化校验管理平台
截至4月24日,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自主设计搭建的继电保护数字化校验管理平台上线满一个月。一个月来,该平台被应用于上海全市220千伏及以下电网继电保护定期校验工作。应用该平台后,每套保护装置的校验时间由12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实现220千伏及以下线路保护装置定期校验的全流程无纸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景智慧保电系统应用开发
2018年上海承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网上海电力从进博会保电工作为出发,在营配调贯通基础上集成PMS2.0、营销业务应用等34套主要业务支撑系统,充分汲取“世博会”及“亚信峰会”保电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宝贵经验,融合新技术、新科技与电力设备运维等多方面技术,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景智慧供电保障系统应用。 创新和突破主要有以下方面:对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物联网装置的全面覆盖为基础,通过系统实现全网实时监控,构建了保电路径上覆盖全电压等级的电力物联网。在物联终端设备的非结构数据识别技术应用上进行了优化创新。通过历史图片的应用,对深度学习算法相关学习效果的调优、结构调整,用以支持监拍装置在前端对图片实时进行隐患的智能识别和分析,可大大减少人工巡视图片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为维持电网稳定安全运行,需要在变配电站安排多人轮流值守,为减少电网人员投入,提供工作效率,本项目通过对室内复杂环境机器人化巡检的精确定位方法,基于设备模板库的视觉闭环技术,环境自适应的前端图像处理技术,复合事件多源异构数据实时主动处理技术的研究,采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过变配电室的巡检工作,减少人员投入。利用语音识别(ASR)、语音合成(TTS)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以更为自然的人类语言进行命令传达和操作控,制实现语音交互、语音控制,在现阶段,尤其是对全景智慧保电系统态势监控模块和工作指挥模块的控制,及对轨道实体机器人的控制,解放人员双手。通过中文自然语言搜索和大量练习,逐步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力行业运检知识库,辅助各层级决策深度和广度。在电网GIS图的基础上,融合航拍实景图、电网拓扑图,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电网状态、电网设备、保电对象、保障资源、异常告警等功能应用的“一张图”管理,有效的支撑指挥中心智能态势研判、全景状态可视、现场穿透指挥的保电指挥需求。随着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本项目从不同维度、多角度进行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了多维度数据在配电网配网抢修中的应用,并通过热力图等形式进行预测和趋势研判,实现了故障智能研判、智能派单中的功能,大大提高配网故障抢修恢复效率。
国网上海电力21项迎峰度夏工程全部投运
6月25日14时,上海电网220千伏朱松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这标志着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今年21项迎峰度夏工程全部建成投运。
国网上海电力率先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评估
12月6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顺利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现场评估,成为能源电力行业和上海市首家通过评估的单位。这意味着国网上海电力在电网生产、企业经营、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国网上海电力落实政策 服务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并网
3月13日,上海青浦供电公司大客户二班副班长冯苗苗来到青浦区徐泾镇民主村查看两周前并网的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设备运行情况。该项目是上海市《关于促进新建居住建筑光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印发后,首个并网发电的新建居住建筑光伏发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