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的高压电缆防外破监测预警系统应用
为实现对高压电缆线行区域施工地的外力破坏隐患进行实时监测,避免顶管机、打桩机、破碎机等施工损伤地 下电缆本体,造成线路跳闸。本文利用与高压电缆同沟敷设的分布式光纤及其振动传感原理,设计并应用了高压电缆防 外破监测预警系统,后台可根据标定的光缆路径GIS地图,实现远程实时预警和定位现场施工点,并智能分析现场施工隐 患类型,经判断后可将预警短信发送至运维人员。现场应用表明:基于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的高压电缆防外破监测预警 系统的通信架构简单、预警体系完善,且能实现各类施工信号识别,减轻了运维人员的特维工作压力,提高了高压电缆 的防外破工作效率,有利于预防并制止外力破坏事件。
电缆导体性能比较
电缆厂商为了弱化铝合金电缆截面较大的缺点,宣传铝合金电缆的弯曲半径可以达到7D(7倍电缆截面直径)。《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就提到,铝合金电缆的敷设弯曲半径为7D。 铝合金带联锁铠装结构电缆的最小允许《GB/T31840.1铝合金芯挤包绝缘(1-3kV)G5.2条款中明确说明,弯曲半径为7D,其他型号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GB/T12706.1-2008中相关规定(和同型号的其他导体电缆弯曲半径一致)。 对于中压电缆而言,因为绝缘厚度厚,不论何种导体,采用同种绝缘和护套的电缆的弯曲半径都不能达到7D。《GB/T31840.1铝合金芯挤包绝缘(6-30kV)G4.2条款中明确说明: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GB/T12706.1-2008中相关规定(和同型号的其他导体电缆弯曲半径一致)。
保障电力电缆及通道安全运行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电网电缆化率持续攀升,高压电缆设备总量保持年均10%快速增长,地下电缆通道资源愈发紧张,各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同通道密集敷设的情况不断增多,防火、防外破问题尤为突出,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专业化体系不健全与精益化管理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设备规模快速增长与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电缆全过程管控高要求与人员装备水平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分享了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多年的隧道监测管理与运维经验,应用于国内100座城市与3000公里的隧道通信组网,拥有10000台终端设备,积极配合国网公司综合治理3年改造计划,重点打造精益化管理平台,适应电网系统的更高安全要求持续不断努力。
陈友德、林土方、林旭:配电线路带负荷上改下作业方法及作业安全的探讨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向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电缆线路具有架空线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替代架空线路应用于城市配电网中。电力线路入地项目虽然建设成本较高,但是它敷设于地下,不占地面空间,不影响市容市貌,同一地下电缆通道可容纳多回线路并且受外界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提高了输送容量的同时也保障了供电可靠性,这样的优势使得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费用就相对较小。电缆线路与户外环网箱、分接箱等设备联结形成灵活的多线路联络,形成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灵活,减少了城市停电次数、停电范围,满足了配网自动化的要求。
保障电力电缆及通道安全运行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电网电缆化率持续攀升,高压电缆设备总量保持年均10%快速增长,地下电缆通道资源愈发紧张,各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同通道密集敷设的情况不断增多,防火、防外破问题尤为突出,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专业化体系不健全与精益化管理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设备规模快速增长与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电缆全过程管控高要求与人员装备水平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分享了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多年的隧道监测管理与运维经验,应用于国内100座城市与3000公里的隧道通信组网,拥有10000台终端设备,积极配合国网公司综合治理3年改造计划,重点打造精益化管理平台,适应电网系统的更高安全要求持续不断努力。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高压平铝套电力电缆技术探讨
报告从设计、制造、试验验证、敷设安装四个方面对平铝套电缆进行了论述,详尽介绍了铝套电力电缆在设计时,对结构的选择、材料性能指标的确定,以及产品载流能力和损耗均等方面的考虑;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制造装备和制造工艺进行探索;平铝套电力电缆在缓冲膨胀、弯曲性能、铝套抗拉强度等方面一系列的性能试验验证。客观评价了平铝套电缆的优缺点以及施工敷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他表示,通过对平铝套高压电力电缆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为我国的高压电缆网络建设和设计选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理智地看待这一结构的产品。
中国首条500kV海底电缆线路工程的设计
500kV 海南联网工程是我国第一个超高压、长距离、大容量的跨海电力电缆工程[1][2]。我国还没有500kV海底电缆工程直接可采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标准,工程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合理确定;同时,还需要研究和分析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案,选择符合工程具体情况的技术和方案。结合海南联网工程的建设,本文扼要介绍了该工程海底电缆线路部分的设计原则和建设各阶段的各项关键技术方案和主要过程,主要有:联网方式、海缆路由选择、海缆路由勘察、海缆选型和结构设计、海缆敷设和保护、风险评估和试验。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我国海底电缆工程设计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