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配网不停电作业安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的通知
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作为推进我国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高质量发展重要手段,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和重点发展,安全有效的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工作成为广大供电企业与相关工程企业的关键任务。为更加体系化的提升配网不停电作业的管理与生产安全能力,带电作业专家工作委员会将组织业内专家,定于2023年11月13日-15日在广东省东莞市莞电电力职业培训学校组织“配网不停电作业安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林土方:预防配网不停电作业事故分析
配网不停电作业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供电企业的重视。配网不停电作业属于较危险的职业,随着配网不停电作业应用的不断拓宽,配网不停电作业队伍井喷式增长、作业次数直线上升,伴随着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快速发展,作业安全事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工器具全生命周期物联智能管理技术研究
工器具全生命周期物联智能管理技术研究通过构建 “无人职守”的新型智能化管理模式,将人工参与降到最低限度。实现批量完成工器具数据信息采集,通过高效的管理手段实时掌握工器具的性能及使用情况,提高工器具日常管理效率,保障作业安全开展。通过无源标签开发实现“物联AI”智能化技术。研发体积小、高精度、可靠的高性能抗干扰RFID无源标签,使识别准确率达100%。研究高性能抗干扰RFID无源标签受强电场、强磁场的影响,使无源标签可以在强电场、强磁场中多频次使用,实现工器具自动识别、通过整合射频识别、智能分析监测技术,实现智能化库房管理,提高管理精准度及效率。对工器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形迹化管理。有效、精准的对每件工器具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准确掌握每件工器具的全生命周期状态,大数据统计分析工器具的生命轨迹,进而完成工器具性能的超前预测。解决公司目前面临的工器具管理的问题。
陈友德、林土方、林旭:配电线路带负荷上改下作业方法及作业安全的探讨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向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电缆线路具有架空线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替代架空线路应用于城市配电网中。电力线路入地项目虽然建设成本较高,但是它敷设于地下,不占地面空间,不影响市容市貌,同一地下电缆通道可容纳多回线路并且受外界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提高了输送容量的同时也保障了供电可靠性,这样的优势使得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费用就相对较小。电缆线路与户外环网箱、分接箱等设备联结形成灵活的多线路联络,形成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灵活,减少了城市停电次数、停电范围,满足了配网自动化的要求。
新型配电网生产作业安全数字化防控技术及智能装备
配电网生产作业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与发展的基本保障,提高电力生产本质安全水平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本报告针对配电网生产作业安全风险难以管控难题,从数字化安全管控技术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配电网生产安全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平面-立体-全息的体系化安全风险防护技术架构,探究了配电网场景理解与知识推理、深度立体视觉与安全距离测量、多物理场融合成像与解译等数字化安全防控技术,以提升生产现场安全风险智能化防控水平,从而避免各类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配网作业人员自身生命安全及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作业智慧安监关键技术研究、装备研制及应用实践
广东电网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2020年作业数量120万项,项目承包商1900余家,现场作业人员超20万人,每天开工作业超5000项,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安全监管难度大,传统“人盯人”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监管要求,亟需科技手段提升现场安全监管能力。项目针对电力作业安全监管难点,以视频监控、传感监测、大数据应用三条技术主线,开展作业全过程智能化闭环管控研究,在关键技术、装备研制、集成应用三方面实现了突破,在全省范围内规模化应用,实现了智慧化安全监管。项目成果包括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审发明专利13项,授权其他知识产权7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研制智能终端10款,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省级智慧安监系统,接入各类型终端超10万台/套。项目成果在广东电网20个地市局整体应用,2020年及时查处违章2.46万起、同比增加173%,全年未出现人身事故,监管效能显著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动了电力生产安全监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价值巨大。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电力管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基于北斗定位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监测预警技术及装置
传统的带电作业技术和装备在实际应用中始终存在安全防护技术手段不足、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带电检修工作的实际要求。围绕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监测三大难题,项目攻克了强电磁场环境下多天线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研制了安全距离监测预警装置,搭建了现场安全管控系统。实现了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实时监测和人员主动安全防护预警。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带电作业技术安全防护技术手段不足、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建立以技防为主的全新带电作业主动安全防护体系,可有效避免带电作业现场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提高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率,产生的安全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