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网光缆智能管控分析平台上线
4月24日,结束当天春检任务后,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员工段绪伟将电力光缆备用纤芯测试原始数据上传至新疆电网光缆智能管控分析平台,平台随即快速完成分析并自动生成报告。该平台于4月19日上线,使新疆电网光缆网络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控。
《关于落实第三监管周期新疆电网输配电价有关事宜的通知》答记者问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输配电价改革部署安排,近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落实第三监管周期新疆电网输配电价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23年6月1日起新疆电网全面执行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日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疆电网新能源出力首破2000万千瓦 占全网用电负荷57.98%
17日14时17分,新疆新能源最大出力2125万千瓦,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当时全网用电负荷3665万千瓦,新能源出力占到全网用电负荷的57.98%。
新疆电网首次实现机器人高压带电作业
不久前,在离地高空90米的高压输电杆塔上,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线路运维人员利用机器人顺利完成220千伏清泉二线161号至162号杆塔之间的光缆带电修补工作。这是新疆电网内首次在高压线路上应用机器人开展带电作业工作,电网带电作业技术和实践取得突破,对进一步提升电网运维保障能力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电网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
本项目从新疆电网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应用大数据技术有效整合电网发展的内外部数据,促进了电网核心数据的高效协同应用;首次完成新疆全域小比例尺数字沙盘的三维立体展现;基于三维GIS和CAVE沉浸式虚拟现实展示技术,在电力领域首次实现750千伏及以上主干电网的裸眼全景真三维展现,同时结合多维时空要素的电网业务关键环节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达到电网资源显示的立体化、决策支持与业务管理的全局化、专业作业的协同化应用。在此过程中,形成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论文10篇、软件著作权7项。 自2016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已经在供电公司以及电网规划、建设管理、科研机构等18家单位推广应用。应用该成果,显著提高了各单位相关业务关键数据获取速度,提升了电网业务工作效率与决策科学性,缩短电网规划周期,增加了电网企业运营收益。同时,成果为“一带一路”能源规划及自治区能源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有力的服务自治区建设,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适应区域特色的电力无线专网多种技术融合研究及应用
报告针对新疆电网通信覆盖难、控制不可靠问题,提出“业务驱动、技术融合、场景适配”方法,建立融合DL-IoT、EPDT、5G与卫星通信的协同体系。地广人稀与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使公网难以满足涉控业务安全需求,关键在于利用授权频段构建自主可控专网,通过多技术协同实现广覆盖、高可靠通信,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报告指出:新疆将从四个方面持续逐步开始工作,一是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十五五”配电通信网规划研究,形成两级规划报告,指导无线专网建设。二是需求前瞻化,结合新疆区域特色,持续开展无线专网与业务适配技术攻关,支撑业务灵活接入。三是技术深度融合,在关键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充分利用已授权频谱资源,打造无线专网新疆“样板”; 探索各类通信技术在电网的规模化应用,构建“空天地”立体网络。四是提升安全防护水平,持续完善无线专网通信安全防护,定制化部署安全策略,提升各类无线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新疆首个“水光柴储” 智能微电网投运
9月2日,在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景区,新疆电网首个“水光柴储”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并网投运,有力提升了偏远地区旅游景区供电保障能力。这也是新疆首个源网荷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和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水光柴储”一体化智能电网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