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条 智能检测
产品

CBV7700智能图像识别系统

发布日期:2019-10-29

CBV7700智能图像识别系统是用于解决各类常见图像识别、分析问题的,多进程相互协作的软件系统。系统由算法库模块、识别业务模块、对外服务模块、参数配置工具、模型训练工具等部分构成。CBV7700智能图像识别系统能够应用于变电站各种表计、油位计、刀闸、开关、压板、指示灯的智能识别,以及二维码、光端机端子接线状态、人员着装、安全帽佩戴、安全标识等多场景下的智能检测和识别。

977次浏览
PPT

输电线路缺陷隐患智能检测和识别简介

发布日期:2020-10-09

通过输电线路缺陷隐患分类和检测、智能识别应用、隐患差异化处理等三方面总体介绍广东电网输电线路缺陷隐患智能巡检的开展情况,提出缺陷和隐患的图像识别是输电专业智能巡检的难点,为提升输电线路智能识别率,应建立输电专业规范的缺陷库进行准确分类,建立每类部件的识别方法,向输电专业人员和数据研究人员开放,不断丰富和优化,提高缺陷隐患识别率、智能巡检效率和设备运维管理质量。

727次浏览
论文

智慧电厂与智能发电典型研究方向及关键技术综述

发布日期:2024-05-28

以数字化和自动化为基础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发展为智慧电厂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主要体现在大数据、物联网、可视化、先进测量与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发电厂生产运行与管理维护中的系统化应用。智能巡检、智能检测与闭环优化、智能燃料、智能诊断、网源协调、决策支持、可视化仿真与运维辅助等是智慧电厂的典型技术研究方向,部分关键技术正逐步形成应用成果。

658次浏览
PPT

直流母线失压自动补偿装置

发布日期:2023-09-12

目前,变电站直流电源采用单母线、单母分段两种接线方式,每段直流母线配置一组充电机和一组蓄电池。220V直流系统蓄电池一般采用2V104节阀控铅酸蓄电池串联浮充运行。当充电机交流输入电源中断时,由单独的蓄电池组供电。若某一节蓄电池开路会导致整组蓄电池失效,无法向负载提供直流电源,将造成直流母线失压。当单只电池开路,智能检测控制器检测到直流母线有失压趋势时,另外3组电池还可以通过DC/DC模块继续向母线供电。

573次浏览
PPT

输电线路雷电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应用

发布日期:2018-11-27

介绍了输电线路雷电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实践意义、雷电智能检测技术、雷电预警技术以及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针对输电线路雷电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498次浏览
PPT

基于智能传感和物联网技术的变电设备状态感知及主动分析系统

发布日期:2024-09-24

分享了应用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通讯,搭建设备状态感知和主动分析系统,介绍了基于该技术探索变电站全站设备智能检测模式。最后对该技术在变电站中发展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介绍。

322次浏览
成果

高压断路器试验智能检测及主动安全防护技术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9-05-24

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唯一具有开断负荷电源功能的高压电力设备,仅浙江省运行的高压断路器数量就超过70000台,其性能及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果推广范围广,易于复制,适用于各电压等级、各类型高压断路器试验,能够在电力行业全面推广应用。其中,试验接地安全保障技术、高压区域安全防护技术可在整个电气试验领域推广。成果已在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全面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其缩短停电时间、保障用电可靠性创造的社会效益、安全效益更是不可估量。成果已列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目录(2017年版),并已在首届浙江省电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会上实现转化,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

320次浏览
成果

“听音识人”一基于声音频谱分析的供电营业窗口客户(员工)心理情绪诊断与精准服务

发布日期:2019-05-2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家电网公司也提出供电营业厅“三型一化”(智能型、市场型、体验型、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升级工作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储能力与处理能力的提升,大数据应运而生,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怎样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企业,提升供电服务品质,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打造新型“互联网+”供电服务模式,已成为电力行业日益关注的焦点。当前供电营业厅音视频监控系统已覆盖威海全市41个营业网点,这个庞大的物联网每天会产生海量的音视频数据,该部分数据主要用于服务监控以及客户投诉的取证,数据增值利用率几乎等于零。供电营业员工情绪随着服务对象、外部环境、生活状态、个体性格差异等因素影响不断起伏,影响工作状态和窗口服务质量。管理人员对窗口服务质量的管理评价仍靠经验,缺乏科学有效的检测评价方法。此外,供电窗口服务智能化程度尚有待提高,对客户(特别是大客户)身份的无痕识别、客户需求的自动感知、收集、分析与响应能力薄弱,客户办电效率和服务体验不高。针对上述问题,项目小组通过音频大数据的智能检测分析技术,实现对营业厅服务态度、服务行为的智能化监管,做到服务监管智能化、服务预警实时化,让供电服务更智能、更优质、更增值。

274次浏览
PPT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零值红外智能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3-08-08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瓷绝缘子大量使用。受制造质量、机电负荷、污秽、环境等复杂因素影响,近年来,新投运的及挂网运行时间较长的瓷绝缘子的零值劣化问题日渐突出,给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隐患。传统的火花间隙、绝缘电阻、泄漏电流、紫外、电场、超声等检测方法,目前尚无法实现不停电条件下零值瓷绝缘子快速准确检测;而常规的红外测温方法依赖主观判断,且事后图像数据处理分析工作量大,极有可能造成零值缺陷漏检或误检问题。本报告将汇报科研团队在盘形悬式瓷绝缘子无人机自主红外测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享典型实践案例及应用体会。

229次浏览
成果

复杂海况超高压海缆带电智能检测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

发布日期:2021-09-23

本项目以海南联网工程为背景,基于输电领域复杂海况和非动力定位平台作业需求,攻克了大功率海缆检测机器人设计、海缆带电检测、智能巡检控制、非动力定位平台匹配性设计及作业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一套可应用于非动力定位平台的高压海缆带电智能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工程实际。项目技术属国际首创,原理先进、技术新颖,应用效果好,总体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本项目针对复杂海况和非动力定位平台作业需求,研制了一套可应用于非动力定位船舶的高压海缆带电智能检测系统,突破了大功率海缆检测机器人设计、海缆带电检测、智能巡检控制、非动力定位船舶匹配性设计及作业技术等一系列国际关键技术难题。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500kV海南联网运行海底电缆的检测,并可拓展应用于国内外海底电缆运维检测,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依托项目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国际专利1项,发表论文17篇,申请标准4项。本项目实现了国内外首次高压海缆带电检测,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加拿大BC Hydro 公司率团来我国学习。成果多次用于海缆带电检测,单次可节约运维检测成本上亿元,同时可避免海缆停电时间70天,极大保证了海南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项目实际工程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至其他海域及海上风电海缆、海底光缆、海底油气管道等检测领域,前景极其广阔。

关键词:
219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4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5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EPTC双周刊

8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