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网源一体化智慧供热技术研究与应用
当前我国集中供热方式能耗高,超出欧洲同纬度国家的一倍以上;这主要取决于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网源间信息孤立,采取首站定流量、换热站分摊的传统调节方式,致使调节失效,过量供热严重。及热电机组运行受制于“热电比”,为满足供热而导致无法参与电网调峰,间接造成新能源电力消纳困难。项目基于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独有特性,结合火电调峰政策要求,开展热电联产网源一体化智慧供热技术研究,实现多能源生产与供给的协同。 项目实现自主创新,授权发明专利6件,申请发明专利6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7件,软件著作登记1件。经第三方机构国内外科技查新,一站一优化智能调节技术与梯级供热技术为国内外首创。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成果鉴定,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梯级供热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全国首个火电调峰调频模块化熔盐储能项目投运
9月20日,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火电机组调峰调频模块化熔盐储能项目在华能山东分公司德州电厂成功商运,标志着我国在耦合大规模储能、提升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西北区域年内91台超4000万千瓦的主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工作启动
3月29日,国网西北分部组织五省(区)电力公司、各发电分公司、主力火电发电企业参与2022年“西北区域火电灵活性改造全网攻坚计划”,标志着西北区域年内91台主力火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工作正式启动。
《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相关解读二——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2015年以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随着电改的深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货市场作为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整体框架下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分批次、分步骤稳步推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场范围和交易体量逐步扩大,在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调动火电调峰积极性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作用也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