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条 灭火
PPT

变电站智能消防机器人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2020-12-11

当前变电站在向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变电站的消防系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使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变电站火情控制的及时性和安全性也变得更加重要。机器人集成最新的机电一体化和信息化技术,采用全自主加远程遥控方式,替代人对变电站早期火情进行处置,其通过多种传感器完成对变电站环境温湿度测量、定位及自动导航等功能,可以通过搭载的水、泡沫、干粉灭火介质对变电站初期火灾进行扑救。

关键词:
675次浏览
PPT

油浸式变压器火灾风险防护管理

发布日期:2019-05-23

喷淋系统设计要点 喷淋系统覆盖整个变压器表面,包括围堰区域,设计喷水密度为12mm/min. 如果是相邻的多台变压器,假定所有相邻变压器的喷林系统同时运行喷淋管道和线缆不能穿过变压器顶部或者泄压装置 管道需自立且距离变压器至少0.5米远 避免水喷洒至套管 附件配备人工灭火消火栓

关键词:
612次浏览
PPT

地下空间电力灭火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20-01-03

一 中国矿业大学及其消防工程专业 二 地下空间电力火灾研究背景 三 地下空间电力火灾研究技术框架 四 地下空间电力电缆线性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五 地下综合管廊液氮灭火适用性研究

594次浏览
PPT

储能电池热失控火灾演化机制及其防控技术

发布日期:2023-03-21

概括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应用前景与火灾形势,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及其演化机制,以及锂离子电池火灾多级预警防控技术方法。未来锂离子电池储能是集高效热管理、故障诊断、预警和灭火协同的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互联网云数据下的智能安全管理技术。

关键词:
443次浏览
标准

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灭火系统技术要求

408次浏览
标准

油浸式变压器泡沫-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373次浏览
论文

500kV无人职守变电站主变消防系统的改造

发布日期:2017-05-12

介绍了500kV 变电站无人职守改造过程中主变消防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技术改造,将变电站原有的主变消防报警、主变灭火装置与加装的红外感温探测、视频监控、消控远程控制等进行集成,形成消防智能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在运维站和调控中心即可监视到管辖变电站主变运行情况、火灾报警信息,以及远程控制灭火装置,满足了变电站无人职守后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成果

局部燃烧气氛的智能化测试与调节

发布日期:2019-05-30

随着国家更为严格的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和各发电公司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对大型电站锅炉的运行要求越来越高,而与之相对应的入炉煤质却变差,设备越来越复杂,运行人员操作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这种矛盾在低氮燃烧器改造后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低氮改造后锅炉经常出现:结焦、水冷壁高温腐蚀、低负荷时的炉膜压力大幅度波动、甚至灭火等问题,这些间题的出现基本都与锅炉的局部燃烧气氯变化造成的,尤其是锅炉水冷壁表面氛围,而炉底的可燃气体的积聚和爆燃又会造成炉膜压力波动,低负荷运行时表现更为明显,与此同时电网容量不断增大,新能源所占比重快速升高,电网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压力大幅度增加,另外用电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工业用电比重下降,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使的电网负荷峰谷差呈不断增大的趋势,这样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就显不足,火力发电就要承担更多的调峰任务,尤其是深度调峰任务,而火力发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取决于锅炉的最低稳燃能力,因此局部燃烧气氛对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也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只有掌握这些局部气氛的变化规律,消除不利因素才能保证锅炉运行在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的最佳 状态,并能有效提高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

关键词:
271次浏览
产品

导轨机器人

发布日期:2019-07-05

一、技术(产品)总体描述; 核心技术:轨道路基系统、机器人集群系统、3D空间数字化管理平台 二、主要功能及优势分析; 1、安全性: 耐高温、防水(IP68)、防爆(GB3836.1-2010,GB3836.5-2004)、防腐蚀,安全性高,能适应各种恶劣的地形和环境。 2、实用性 ①通过后台统一控制,系统自动巡检。 ②遇到突发事故,系统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方案。 ③通过地面坞站管理维护,充电检修更新装备,安全便捷。 ④智慧城市大数据的基础,为城市决策提供数据来源。 3、精准性 ①每个机器人能完成8000个以上的智能动作。 ②全方位扫描,360°覆盖无死角。 ③智能定点扫描,定点检测。 ④探测数据详实,高频巡检减少误差。 4、经济性 ①区域费用分摊,运营成本更低。 ②服务内容明确,收费透明。 ③模块化操作处理,日常维护运营成本更低。 5、可拓展性 ①计数机云平台,模块化设计。 ②数字化管理,兼容性高,升级方便。 ③大宽带高速率工业级传输基站。 三、技术性能指标; 高清机机自由升降、360度旋转,自主调整检测传感器,覆盖所有设备; 可检测电缆表面状态、环境烟雾、O2、CO、CH4、H2S、PM2.5、PM50含量、温湿度等,前端与后台实时对讲,配置RFID实现对重点位置重点监测; 行走速度0-160M/min可调,90度垂直上下,30度爬坡,防护等级IP67,防爆防腐; 对隧道内不同级别的状况及时报警,并自带灭火球定位投放,自动灭火; 多级综合管控,实时了解隧道状况,自动形成巡检报告及历史数据分析。 四、应用领域: 应用于电缆通道、地铁隧道、综合管廊、煤矿巷道等地下隧道的日常检测,通过铺设铝合金轨道,机器人能够快速稳定的运行在环境复杂的隧道中,搭载高清的机机及热成像镜头,对关键巡检点进行定时的巡查,同时搭载有害气体、烟雾及温湿度传感器,能够时刻监控隧道环境数据,具务自动检测异物入侵火情报警、消防灭火等安防功能。

258次浏览
成果

基于泛在物联网的隧道智能联动消防体系

发布日期:2021-10-20

近几年,国内外由于电力隧道火灾引起的大面积停电时有发生,2016年东京电缆沟起火导致18回电缆中断、58万用户受影响,2016-2018年国内发生5起隧道火灾引发大面积停电事件,恢复供电时间少则几十小时、多则上百小时。主要原因:①电缆和隧道火灾风险感知不精准、及时,②隧道消防措施孤立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打击,③电缆供电恢复时效性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司提出构建基于泛在物联网的隧道智能联动消防体系。通过实施基于隧道火灾迅速处置、电缆供电快速恢复原理的电缆隧道多维安防体系创新,以及在多维状态6类16种感知和风险预判网络建设、立体化消防区段建设等方面探索和实践,有效解决隧道火灾监测和处置不精准、恢复供电效率低等问题,在电缆专业泛在物联网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先后成功保障北京“一带一路”峰会、世园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以及建国70周年庆典期间供电“万万无一失”,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等特级重要用户供电零闪动。 基于泛在物联网的隧道智能联动消防体系搭建电缆精益化管理平台,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隧道资源管理、运营监控、风险管控等功能集于一体,实现政治供电、巡视检测、隐患管理、缺陷管理、有限空间管理等运维业务管理全覆盖。同时依托平台与现场移动作业数据双向交互,实现电缆和隧道运检工作扁平化、透明化的全过程管控。建立基于电缆精益化管理平台的隧道安防多维感知网络,实现火情全面感知和风险实时预判;应用自主研发消防新技术新装备并建立隧道立体化消防区段,实现2秒内火灾感知和10秒内主动灭火100%全覆盖,5分钟内隧道温度降低至10℃,避免次生灾害,具备现场快速抢修条件;应用自主研发新一代电缆接头快速恢复技术,1.5小时完成接头制作并恢复电缆供电,相比传统工艺节约了93%时间。

关键词:
217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4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5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EPTC双周刊

8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