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天府南~铜梁1000千伏交流工程)工程简况
9月29日,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开工。工程将新建四川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和重庆铜梁4座特高压变电站,变电容量2400万千伏安。新建双回特高压线路658公里,总投资288亿元,计划于2025年夏季高峰前投运。
1100kV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关键技术及应用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是一种采用气体绝缘的高电压输电线路,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低、占地少等特点。多年来,国内外投运的GIL最高电压等级为800kV,且核心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1100kV GIL研制尚属空白。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规模化建设,输电线路跨大江、大河等特殊环境时输电走廊限制难题逐渐显现,亟需开发出适用于特高压输电的GIL产品。项目组历经多年攻关,研制出世界首台高参数1100kV GIL,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9项,受理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出版著作1部。研制的1100kV GIL产品填补了世界空白,并成功应用于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南京站、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等。近三年,项目新增合同额9.255亿元,利润2.541亿元。项目成果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特高压输电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技术创新。
重庆2022年启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 推进三峡电、川电、疆电入渝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2年1月17日在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要建设多渠道能源网,畅通北煤入渝通道,启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推进三峡电、川电、疆电入渝,提升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开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内部挖潜,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江西切实稳住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加快抽水蓄能电站等储能调峰项目建设
7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切实稳住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中提出加快奉新、洪屏二期、永新、遂川、铅山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等储能调峰项目以及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有序推进50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网建设,推动南昌-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年内开工。
【项目动态】大同-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示
为充分利用华北区域内部资源,持续发挥山西、冀北电网支援京津唐能力,满足京津唐电网负荷增长需求,提高天津电网外受电能力,完善华北电网特高压层面送端结构,提高“西电东送”输电通道能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拟建设大同~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大同~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示。
川渝特高压工程60毫米重冰区门型塔通过真型试验
6月30日获悉,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60毫米重冰区门型耐张塔在国家电网公司河北霸州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顺利通过真型试验。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在二郎山段途经60毫米重冰区,覆冰厚度为特高压工程之最。经前期设计多方论证,首次在特高压工程重冰区使用门型塔。门型塔具有构造简单、受力清晰、组立方便、经济性好的优点,能较好地适应重覆冰和陡峭地形。
特高压系统过电压抑制和绝缘水平优化研究及应用
预览交流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和损耗低等技术优势。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初期,国内外没有成熟技术和运行经验,但电网发展对特高压输电又十分迫切,为确保工程按期投运、安全运行,工程的安全性考虑是重中之重。近几年来,特高压交流工程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仅北京市的特高压工程就有张北-北京西-石家庄、晋北-北京西-天津南、锡盟一北京东一济南等多个特高压工程。因此,“确保安全性、提高经济性”,进一步提升特高压输电的经济性已成为特高压输电的更高目标。本项目在特高压输电过电压抑制技术和绝缘配合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项目聚焦于优化过电压的限制措施和特高压变电站的绝缘水平,在前期特高压工程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的特点,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究,达到进一步提升特高压输电经济性的目的。
“六精四化”高质量建设特高压工程
8月25日,在1000千伏长泰变电站施工现场,60余名施工人员分布在不同作业面,有序开展油务处理、气务处理、电缆敷设、二次接线等作业。1000千伏长泰变电站是1000千伏福州—厦门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福州—厦门特高压工程进入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和线路架线施工阶段。
计及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的区域碳减排测算及分摊
在“双碳”目标下,特高压交流工程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消纳清洁能源、降低传输损失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但对特高压交流工程减碳效益的研究较少。以负荷落点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特高压交流工程运行减碳效益的量化方法。首先,对送受两端电力潮流分布进行模拟计算,确定输电通道潮流比例;其次,对电源区域进行电量平衡分析,确定工程输送清洁能源电量,结合碳排放因子测算负荷区域碳减排量,利用Shapley值根据贡献度计算工程的减碳效益;最后,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特高压交流工程能够通过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减少碳排放。
山地分体式微型桩钻机 成功试点应用于特高压工程建设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制的GQY-4型山地分体式微型桩钻机在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多个标段试点应用,提升了山区铁塔基础成孔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人工开挖的作业量,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