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用直流电源运行管理重点提升方案交流
电源系统可靠与否,对发电厂及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 进一步推进交直流电源系统管理专业化和精益化,提高交直流电源系统可靠性,避免因电源系统故障导致事故事件发生或扩大。
基于多特征量判据的新型配电系统早期故障检测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新型配电系统故障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运行方式多变、短路电流受限。电弧类早期故障是系统发生短路前的征兆,通过提前对早期故障的有效识别能够避免新型配电系统短路故障难以隔离的问题。首先,建立了早期故障的电气量与温度量定量解析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仅依靠单一的电气量或温度量均难以实现可靠的检测;然后,综合电信号的快速性和热信号的高灵敏性和可靠性,将电弧功率作为复合特征量来判别早期故障,提出了结合电流量与温度量的早期故障检测方法;最后,通过PSCAD仿真、现场数据及实验室模拟故障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变差动保护的适应性分析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特性有别于常规电力系统,因此常规继电保护方案应用于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时可能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风险。分析了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情形下,不对称的电气量引发的谐波分量以及故障穿越过程中的负序抑制、限流措施对差动保护的影响。推导了计及序分量的差动保护灵敏度计算式并进行适应性分析,指出故障情形下的奇次谐波容易对差动保护产生影响,负序抑制及限流措施也将导致差动保护灵敏度下降。结合实际示范工程的仿真系统进行了大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常规差动保护方案的灵敏性、可靠性均存在下降的问题。
浙江沿海地区台风灾害风险区域划分研究
浙江是我国重要沿海省份,为减少台风灾害引起的损失,对电力系统的风险区域划分尤为重要。首先从登陆点分布、路径特征、时间特征、风速特征及降水特征等方面,利用历史数据总结分析浙江沿海地区台风气象特征。其次,对浙江电力系统进行台风灾害特征分析,得到输电系统故障点分布、变电系统与台风登陆点距离关系、配电系统停电用户占比分布等。最后,采用浙江台风气象及电力系统历史数据绘制台风灾害风险区域图,特别是对倒塔高风险区、风偏高风险区及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进行了详细划分。分析结果可为各级电网应对台风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处置提供支持。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的主变稳态负序差动保护
为了解决常规纵差保护难以适用于低频系统的问题,通过分析低频系统的序分量抑制策略,并根据低频系统故障进入稳态后单侧有负序注入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稳态负序分量的主变差动保护方法。为防止该差动保护在区外故障时因电流互感器饱和出现误动,通过对比分析三类制动电流计算方式的制动性能,得到了差动保护的制动方程和制动系数。为解决励磁涌流、电流互感器断线可能导致误动的问题,提出了相电压突变量的差动保护开放条件。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灵敏反映区内金属性故障及轻微故障,在区外故障伴随电流互感器饱和时有可靠的制动裕度。
综合提升新能源高占比受端电网小干扰和暂态电压稳定性的SVG优化配置方法
由于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弱支撑性,新能源高占比的受端电网的电压支撑强度难以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为了解决现有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 SVG)配置方法未能充分提升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和暂态电压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和暂态电压稳定的SVG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在第一阶段考虑SVG投资运行总成本和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裕度,在第二阶段引入SVG接入对系统故障后暂态电压稳定裕度的影响。然后,利用基于组合赋权法和相对熵距离的改进理想解法得到最优配置方案。最后,应用PSD- BPA对新能源高占比受端电网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配置方法能充分发挥SVG对系统电压稳定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