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检修规程
一种免维护可连续准确测量吸收塔浆液密度的装置
吸收塔浆液密度是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反映浆液品质、决定脱硫效率的重要指标。 浆液密度测量受密度测量方法、现场不利测量条件的影响,是困扰整个脱硫行业的难点问题,至今没有很好解决。 本成果彻底消除了浆液中气泡对密度测量的影响,避免了浆液中颗粒杂质堵塞质量流量计,在脱硫行业首次实现了免维护连续准确测量吸收塔浆液密度的测量效果。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停运保护导则
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规程
大型燃煤电站双塔双循环烟气脱硫工艺研发应用与示范
双塔双循环技术在脱硫设施增容改造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利用原有脱硫装置的相关设备,避免了拆塔重建的最不利局面。在不改变脱硫剂(石灰石)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提高脱硫效率,加强改造新增设备与现有设备的联系,提高整个脱硫系统的可靠性,降低造价。同时改造过程中对现有脱硫装置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小,现有脱硫装置的停运时间较短,改造后脱硫系统能够持续稳定运行,脱硫系统的启停和正常运行均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电厂的文明生产。双塔双循环脱硫改造技术具有技术先进,设备可靠,性能价格比高,对燃煤硫份有很好的适应性等特点。本技改工程的成功实施,对以后的改造工程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对于原有脱硫设施完好、场地布置条件尚可、机组停炉时间有限的电厂的脱硫设施改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远达蜂窝管式湿式电除尘技术及装备研究报告
远达环保通过对国内外湿式电除尘技术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建成国内首个与湿法脱硫塔整体布置的原烟气湿式电除尘试验平台。通过系统研究和试验,完全学握了超细烟尘荷电、捕集技术;湿式电除尘极板、极线冲洗喷淋技术;冲洗水水质控制技术;防止阴阳极结垢技术;装置设计计算及选型技术:电除尘器流场模拟等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达蜂窝管式湿式电除尘技术及装备。该试验平台进行长期稳定(连续3个月)性能试验期间,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烟生排出及颗粒物分级测试。湿式电除尘器出口粉尘可稳定控制在5mg/Nm3以下,PMa细颗粒物的去除效率能达到80%以上 “远达蜂窝管式湿式电除尘技术及装备”性能指标优异,关键设备阴阳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阳极材料采用导电玻璃钢,制造成本优势明显;冲洗水排入FGD脱硫系统,实现废水“零”排放,且不消耗碱液,运行成本低。
燃煤机组SO3生成与控制技术路线分析
为系统分析燃煤机组SO3排放特性,通过对58台机组SO3生成和脱除情况进行测试,分析了炉内燃烧SO3生成、脱硝系统SO2/SO3转化情况,以及干式除尘器、湿法脱硫系统和湿式除尘器对SO3的脱除效果,从而获得燃煤机组SO3生成、迁移及控制规律。结果表明:燃煤机组SO3生成主要是由炉膛燃烧生成和脱硝系统SO2转化生成,其中炉内燃烧SO3的生成率约为炉内燃烧产生的SO2总量的1%,脱硝系统SO2/SO3的转化率也约为1%。静电除尘器、电袋除尘器以及湿法脱硫系统对SO3的脱除效果有限,静电除尘器SO3脱除效率为15%~25%,电袋除尘器为20%~40%,湿法脱硫系统为40%~60%;而低低温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具备较高的SO3脱除效果,低低温除尘器SO3脱除效率为50%~80%,湿式除尘器为70%~90%。因此通过控制燃煤硫份或脱硝系统SO2/SO3转化率可以有效地控制SO3的生成,采用低低温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可以有效降低SO3的排放,通过干式除尘器+湿法脱硫系统+湿式除尘器可将SO3控制在10 mg/m3以下。
高硫份无旁路脱硫设施在大唐林州热电公司应用研究
本工程烟气系统脱硫装置,无GGH和增压风机的设置,在吸收塔前采用事故喷淋降温设计,防止锅炉单侧空气预热器故障跳闸情况下,高温烟气对脱硫吸收塔内防腐和除雾器的损害,保护了吸收塔及吸收塔后净烟道,保证了烟气系统的安全可靠;针对无旁路烟道脱硫系统与主机系统的逻辑,进一步细化了主机与脱硫系统启停、辅机故障等情况下的操作程序和配套措施,实现微油点火及电袋除尘器高效运行,避免因投油稳燃对石灰石浆液品质的影响,确保脱硫系统达标运行。本工程通过对原设计脱硫装置的局部治理技改,将脱硫系统原设计硫份由2.08%提高到3.0%,在合理参烧低硫煤的情况下,保证了机组不降负荷运行就能实现达标排放。机组自2011年8月投产到2011年年底共产生二氧化硫22608吨,排放765吨,削减21843吨,脱硫效率达到96.62%,满足设计要求,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有效的减少烟气对大气的污染;脱硫系统设计取消旁路的同时取消GGH,节约设计占地,而且减少了运行费用,进而降低了年运行成本,同时还可降低检修、维护成本。投产后的测试数据证明,大唐林州热电脱硫系统的设计及使用是成功的。目前多家单位来厂考察学习,我公司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对高硫份无旁路脱硫工程进行了专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