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电网宁蒙直流群系统保护工程建成投运
10月21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获悉,随着昭沂直流西北侧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接入宁夏电网系统保护带电传动实验完成,西北电网宁蒙直流群系统保护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系统性优化了灵绍、昭沂、银东直流西北侧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架构与策略,为大电网运行提供坚实可靠的稳定控制支撑。
西北电网首个直流控制区调度管理工作规范发布
日前,西北电网首个直流控制区管理工作规范《昭沂直流控制区调度管理工作规范》正式发布。《规范》涉及调度运行、调度计划、电力市场、新能源预测、运行方式、二次管理等多专业领域,进一步明确了各机构职责与工作要求,为昭沂直流控制区高效协调运行打下制度基础,助力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有序开展。
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西北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西北风光资源丰富,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新能源已成为西北电网第一大电源,使其成为国内新能源发展最快、占比最高的区域电网。目前,西北地区新能源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电力电量平衡由确定性向概率性转变、系统灵活性资源短缺而灵活调节需求大幅增加等。为此,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支持下开展了《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西北新能源高比例发展专题研究》,重点围绕如何大力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西北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形成政策建议,为西北地区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参考借鉴。
新能源机组暂态性能优化技术在西北电网规模化应用
截至1月30日,陕西陕北、青海海南新能源基地超七成新能源机组完成暂态性能优化改造,涉及机组容量1386万千瓦,累计提高两地新能源电力外送能力200万千瓦,增发新能源电量超6亿千瓦时。至此,西北电网实现新能源机组暂态性能优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可有力支撑西北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基于分省分行业用电量的中国区域间制造业转移和承接趋势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生急剧变化,政府十分重视产业有序转移和推动生产力优化布局。针对长期以来中国产业转移趋势判断技术手段不足、研究结论存在较多争议等问题,充分发挥用电量统计优势,建立了评估产业转移与承接趋势、规模的方法。基于2010—2021年分省分行业用电量测算发现,区域间存在一定规模的产业转移与承接;环保政策对华北、华中电网区域产业转出影响较大;华东电网区域产业转移规模不及预期,可能主要在区域内部转移;西北电网区域除了高耗能产业集聚趋势强化,纺织、医药、设备制造等产业存在转入;南方电网区域产业转出类型更加多样、转出规模更大,主要来自广东省的影响。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适用于宁夏超特高压送端电网的多级电磁环网解环技术
“十二五”期间,宁夏作为国家重要能源生产和供应基地战略性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作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将进一步建设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国家五大发电集团均已进入宁东基地。“十二五”期间宁厦电网新增网内常规电源装机1574万千瓦、风电机组180万千瓦、光伏35万千瓦,网内装机达到3300万千瓦;建成投运±660千伏银东直流和±800千伏灵绍直流,从西北电网接受水电容量达到200万干瓦打捆外送,外送电总容量达1160万千瓦。随着宁夏电力的全面发展建设,750、330和220千伏电网规模将快速增大,电网结构将更为复杂,同时,随着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以及高耗能产业的恢复,宁夏电网负荷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对电网输电能力以及负荷接纳能力提出丁新的更高要求。电网将面临短路电流超标、安全稳定隐患、输供电可靠性、电网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等请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因此对其电网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省级电网网架优化及电力电量平衡、有效降低电网短路水平、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节约走廊和场地资源、提升电网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电网频率安全新能源承载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通过鉴定
4月6日获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牵头完成的“大电网频率安全新能源承载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通过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明确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边界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新能源安全承载空间的快速评估与优化拓展方法,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并在西北电网进行了示范应用,项目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国网西北分部在大电网频率安全机理探索与防御控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2022年浙江电网固定资产投资427.9亿元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用电量逐步提升,我国电网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全国已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等区域电网。与此同时,各省网架结构不断完善,电网运行等级不断提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当下,如何提高新能源并网水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各地是怎样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径的。为此,本版开设“强电网助发展”栏目,分享典型地区电网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
西北电网调控云新能源模型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3月17日,国网西北分部基于调控云平台完成区域内35千伏及以上集中式新能源场站标准化模型汇集工作,标志着新能源模型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平台共计收录网内1848家新能源场站模型(覆盖率99.1%),汇集新能源模型数据41978条,为新能源精确预测、涉网参数管理、稳定运行、消纳分析等专业应用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模型数据,为全维度的新能源管理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