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6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河南省新能源项目配套储能规模达到470万千瓦以上,用户侧储能规模达到3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600万千瓦。
浙江印发2022年电力需求响应工作相关通知 开展“虚拟电厂”等项目试点示范
5月12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电网将持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7月、8月增加市场化调峰能力至300万千瓦以上、全省储备客户侧削峰响应能力达到1100万千瓦以上,浙江电网以2021年最高用电负荷为标准,具备超过5%的削峰能力。截至目前,国网浙江电力通过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加快实施负荷控制终端改造接入,已具备350万千瓦可中断负荷规模。
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电站的发展方向
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电站的发展方向共分三个部分演讲: 一、介绍新型电力系统和储能电站的背景情况; 二、讲解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的需求,1、电力系统调频, 2、电力系统调峰, 3、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惯量和短路比,4、储能配置的要求和比例; 三、介绍和讲解储能电站的发展方向,1、峰谷电价差和充放次数,2、储能电站技术规范,3、电化学储能电站及储能电池分类,4、储能电站发展方向。
1200MW!广西柳州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在柳州召开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审定通过柳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将加快柳州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对省级电网稳定性影响
基于不同种类分布式新能源的暂态特性,建立各种新能源的典型模型,聚合为考虑分布式新能源的有源综合负荷模型,用于对工程实际省级电网的安全稳定分析。所提方法能有效反映新能源的低电压穿越、切机等特性对省级电网稳定性的复杂影响,其中火电机组直接退出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运行会导致大电网稳定性下降,当火电机组处于调峰状态时,对大电网暂态稳定性影响较小。
江西碳达峰实施方案: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1GW
月1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出加强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新型储能系统示范推广应用,发展“新能源+储能”,推动风光储一体化,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推动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调峰设施建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南方电网报:“虚拟电厂+储能”破解需求侧响应难题
平陆储能站是南方五省区首个市场化独立运行的大容量共享储能电站,年调峰能力在5000万千瓦时以上。
燃煤机组锅炉深度调峰能力评估试验导则
电化学储能电站调频与调峰技术规范
330 MW 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
为推进“双碳”政策的实施,消纳波动性较强的新能源并网发电,当前对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要求越来越高。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机组在深度调峰低负荷运行工况有着先天优势,但实现20%以下的超低负荷运行依然面临众多的困难,如炉内流化的稳定性、氮氧化物的排放及炉内局部超温带来的安全性等问题。以某330 MW CFB锅炉的深度调峰技术应用为例,介绍了输煤筛分破碎系统、风帽节流圈、下二次风管等机组部件的改造,并配合烟气再循环等技术应用,成功实现了18%的超低负荷深度调峰运行,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NO x 的排放。最后总结了CFB机组超低负荷深度调峰技术的关键点和难点,对深度调峰运行带来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