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条 调度管理
标准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调度管理

676次浏览
政策法规

西北电网首个直流控制区调度管理工作规范发布

发布日期:2023-06-26

日前,西北电网首个直流控制区管理工作规范《昭沂直流控制区调度管理工作规范》正式发布。《规范》涉及调度运行、调度计划、电力市场、新能源预测、运行方式、二次管理等多专业领域,进一步明确了各机构职责与工作要求,为昭沂直流控制区高效协调运行打下制度基础,助力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有序开展。

546次浏览
报告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数字化项目第二次设备招标统计分析快报

发布日期:2024-08-26

2024年6月17日,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了2024年数字化项目第二次设备招标采购。共包括40类物资。分别为:SDN交换机、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接入网关、安全校核、报表软件、成熟套装软件、磁盘阵列、电能量计量、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调度管理、调度计划、调控云平台、定制化服务器、恶意代码监测系统、服务器密码机、负载均衡器、光模块、机架式服务器、可信验证系统、密码卡、培训仿真、入侵检测装置、实时监控、数据库软件、台式工作站、网络安全管理应用(CSM)、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网络交换机、网络路由器、系统集成、显示器、新能源预测、信息安全网络隔离装置、运维网关、运行评估、在线分析、支撑平台、智慧物联网关、专用防火墙、自动控制。

关键词:
478次浏览
产品

分布式能源管理

发布日期:2024-08-14

本产品以分布式全产业链发展为指引,解决分布式电源在信息感知、承载力评估、功率预测、风险预警、消纳管理、协调控制等业务场景下存在的问题,提升分布式电源调度管理水平,达到分布式电源信息实时可观、数据实时可测、调度实时柔性可控。

关键词:
441次浏览
政策法规

《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管理办法华中区域实施细则(暂行)》出台

发布日期:2023-06-30

6月27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印发《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管理办法华中区域实施细则(暂行)》。该细则的出台标志着华中区域形成了完备的“市场+应急”跨省跨区电力余缺互济调度体系,为发挥大电网统一平衡、备用共享优势,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

417次浏览
论文

基于云服务的企业移动应用研发及调度管理平台

发布日期:2024-08-02

随着数字化移动技术不断在企业推广应用,早期由于缺少技术手段统筹管理,各专业自行开展建设产生的“多、杂、乱”问题日趋明显,建设成本居高不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服务的企业移动应用研发及调度管理平台,采用云服务方式设计并部署了开发平台层、应用管理层、调度控制层。开发平台层通过提供Hybrid研发引擎、组件库、模版库和模拟器等组件,提高了企业研发支撑能力;应用管理层通过提供用户管理、设备管理、应用商店、内容管理等模块,实现了规范化、集约化管理;调度控制层通过设计移动应用调度算法,实现了任务按匹配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调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试点应用情况表明,文章提出的平台框架满足了设计预期。

关键词:
351次浏览
报告

【2023信息通信设备篇】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会员版)

发布日期:2023-03-07

“信息通信设备篇”跟踪统计分析了2018-2022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数字化项目设备及通信设备集成服务及新建通信网设备的采购情况,共包括71类物资,分为信息设备、通信设备、二次设备、软件4个种类。其中,人工智能服务器、一体机、分布式存储、OTN光路子系统遥泵放大器、安全校核、电能量计量、调度管理、调度计划、调控云平台、培训仿真、实时监控、现货市场、新能源预测、运行评估、在线分析、支撑平台、自动控制等17类设备为2022年新增招标类别。

332次浏览
成果

省级电网基于能源供应链的绿色调度管理

发布日期:2021-10-22

传统电网架构中,能量单向流动,储能环节薄弱,负荷调节手段单一,不适合波动性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能源互联网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共享,通过更好地利用广域分布式电源的时空互补性以及储能设备与需求侧可控资源之间的系统调节潜力,做到“横向源-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从而平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间歇特性对局部电网的冲击。能源互联网系统下将大幅降低弃风弃光现象。 国网河南电科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助理打赢蓝天保卫战为目标,协同河南电力凋控中心发挥电网在能源调度供应链中的枢纽作用,以政府授权为基础,以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数据监测为主要手段,全国首创基于能源供应链的绿色调度管理。河南电力发挥在电力调度、数据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搭建 “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信息”、“供热机组供热信息”、“工业企业用电信息”、“储能、新能源运行信息”四大在线监测平台;经省政府授权对污染物排放较多的火电机组、热电联应急组以及高污染企业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对新能源发电和上网进行监控,优化和重构电力调度供应链关键环节的数据流,通过全省现场监测和核查,提高能源数据准确率和传递效率;制定内外协作、合作共管的电网绿色调度管控机制,压缩超标排放火电机组发电时长,监控超限企业停运期间用电情况,通过电网调度的核心枢纽作用,在提升新能源发电并网比例的同时,有效降低高污染企业的污染物排放。 河南电力通过基于能源供应链的绿色调度成果实施应用,2018年至2019年,统调燃煤机组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平均排放浓度大幅下降,远低于国家标准,分别是国家标准的26%、48%、61%。两年减排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1.18万吨、3.08万吨、3.13万吨。在全省年发电耗煤约占煤炭消耗总量46%的情况下,燃煤发电三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仅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5%。 两年来,低排放、大容量机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较低效机组平均高出近500小时,累计节煤115万吨;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阶段,基于平台开展电力绿色调度,减少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燃煤机组发电26亿千瓦时,减少电煤消耗120万吨。以平台为依托,按照政府要求,秋冬季污染应急管控期间,累计配合实施停限电7152次,配合到位率100%。累计压减重污染高排放企业用电量59亿千瓦时,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终端减少散烧煤3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73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205万吨。河南电力绿色调度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彰显了责任央企形象。

关键词:
285次浏览
成果

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微电网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

发布日期:2021-09-03

微电网系统通过风、光、储等多类型分布式电源之间的互补协同开发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友好性,是解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要途径。目前,对于微电网技术成果多聚焦于微电网系统建设运行全链条环节中某个独立领域,缺乏系统性的技术研究成果,导致微电网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及关键设备研发等层面相互割裂,带来了微电网系统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运行控制难度大、供电电能质量难以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本成果以可再生能源最优消纳及用户高可靠供电为目标,兼顾建设经济性与运行可靠性,开展涵盖风、光、储等多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系统规划、组网、多模态运行控制、电能质量治理及能量优化调度管理等一体化全过程技术成果研发,并完成了工程示范应用,主要创新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微电网系统组网、多模态稳定运行及电能质量治理的全环节微电网高可靠供电技术,实现了系统并网/孤网全工况稳定运行及无缝切换,在提升微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技术全面性和可实施性方面领先国内外同类研究;(2)提出了一种多时空互补微电网的复杂混合整数非线性双层优化规划模型及其高效求解算法,实现了微电网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相协调的规划目标,在规划模型全面性、求解效率方面领先国内外同类研究;(3)提出了微电网群分层运行、调控与评估的一体化方法,率先应用协同演化博弈算法和全景能量函数研究微电群与配电网的互动模式,在微网群协同以及微电网与配电协同运行方面领先国外同类研究;(4)提出了多类型分布式电源就地自主控制与系统集中调控相结合的微电网工程调控架构,有效保障微电网工程多模态运行控制的电压/频率稳定性,在微电网工程的可复制推广性及可靠供电效果方面领先国内外同类工程。 本成果共发表论文 38 篇,其中 SCI 检索 6 篇,EI 检索 21 篇;授权发明专利 13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3 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1 项;应用成果发布国家标准 1 项。本成果先后在多个微电网工程中进行了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区域内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增强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同时延缓/降低电网设施投资,有力推动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升级;项目牵头单位依据项目成果获批“山东省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工程试验室”,推动相关技术成果的进行产品转化,显著带动我国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领域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关键词:
268次浏览
案例

配网调度“全研判全遥控”故障智能化处置

发布日期:2022-06-29

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落地建设,提升配网智能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等要求,国网晋江市供电公司加快推进配网智能化建设,配网自动化覆盖率大幅提升。但仍存在故障研判涵盖不足、故障流程不够标准、故障处置效率不高、过程安全管控较弱、事后分析评价困难等问题。鉴于此,福建晋江县调以配网智能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夯实配网自动化基础,推进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深度融合,进一步健全配网调控感知神经网络,全面加强大电网协调调控和互动能力,构建具备“数据融合、智能感知、智能决策”三种能力的配网调度“全研判全遥控”故障智能化处置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设与应用,福建晋江县调实现全类型故障秒级感知及精准定位、辅助策略智能交互、中压全网络设备可控等,故障平均停电时间等重要指标显著提升,配网末端调度管理薄弱的问题得到极大改善,质效并重提高配网调控运行管理及优质服务水平。 本项目案例一是以一二次网络相协调为目标,推进标准自动化馈线建设,深度贯通营配调数据,健全配网“感知神经网络”;二是融合配电自动化终端、录波召测、用采系统、工单等多源信息,优化故障研判及辅助决策,实现短路、失地、缺相、接地及大面积停电等全类型故障研判;三是加快推进 EMS 遥控代理、一键顺控,完善顺控安全防误校核,强化中压全网络设备遥控能力;四是开展在线化故障处置流程应用,实现故障感知、故障分析、隔离转电、故障抢修、送电操作、事后分析等全流程一体化处理;五是完善全研判分析评价机制,通过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在线管控、保护动作在线校核及评价等措施,不断深化“全研判全遥控”建设及应用成效

264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4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5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6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10

EPTC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