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5条 配电网规划
书籍

智能配电应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1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下,传统能源的大量开采和碳排放总量的连年升高,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占比、调整能源结构的一项关键任务,更是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另一方面,我国电网建设加速,分布式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用电负荷的多元化增长,使得电力稳定供应面临较大挑战,需要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破解电力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缩小负荷曲线峰谷差,保持用电稳定。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把配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着力点,持续优化完善配电网规划理论、建设标准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支撑新能源的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和多元负荷友好接入,并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传感技术及控制决策系统,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目标是服务电网终端用户,智能配电网具备安全、可靠、自愈、经济、兼容等特点。加强智能配电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促进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融合渗透,助推智能配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得到重点应用,以及智能配电网建设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是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近日,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EPTC 电力技术协作平台组编的《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即将出版。本书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从多方面深入剖析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再探讨,对前沿技术进行新探索,全面展示当前智能配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助力智能配电技术创新、推广与应用。 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和配网业务对智能配电技术的需求,本书深入分析了智能配电技术的发展形势与要求,解读了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智能配电技术标准,围绕配电设备智能化、配电智能终端、配电物联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运维、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等关键技术做了全面介绍与研究,总结了不同场景下的智能配电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展望了智能配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联 系 人:张伟豪 手 机:18518354192 邮 箱:zhangweihao@eptc.org.cn

1602次浏览
PPT

人工智能+新型配电系统认知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8-01

人工智能+新型配电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在配电网规划、设计、运行、运维与服务等领域都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应用,对人工智能+新型配电系统的能和不能要有清晰的判断和认识。配网人工智能应用需要解决:海量数据的处理和价值提取,依赖高效的算法和计算资源;需要探索有效的数据标注方法来增加可用数据量及样本,提升训练效率;需要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算法与传统机理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1143次浏览
PPT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介绍

发布日期:2017-03-21

智能配电

1081次浏览
PPT

现代配电网健康指数理论及其应用

发布日期:2019-07-02

介绍了配电网健康指数理论的发展背景与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配电网健康指数理论的关键技术,包括定义、健康等级划分、计算方法与模型等;指出配电网健康指数理论在配电网规划、检修中的应用方法;最后对未来配电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850次浏览
PPT

国家电网25页PPT 全面解读《配电网技术导则》

发布日期:2019-03-22

为适应公司配电网发展现状,解决当前配电网存在问题,在原导则的基础上,从2014年4月正式启动对导则的修订工作主要增加了目标网架、设盗选理、电能质量、带电检测技术、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等内容,其适用范围从城市配电网甜展覆盖县域配电网,其目的是对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行、检修、用户接入等各环节提出了规范性技术要求。经过近3年的编写、征求意见与修这,新版的《配电问网技术导则》已经于2017年3月24日正式发布并开始执行。

关键词:
842次浏览
标准

智能园区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714次浏览
行业要闻

湖北电网首个“源网荷储充”友好交互的新型配电网 为智慧配电网建设提供参考

发布日期:2023-06-27

面对分布式资源的集中接入与消纳给配电网运行带来的挑战,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试点建设了一批新型配电网示范项目,黄冈市黄州区新型配电网示范项目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项目探索了适应电力“源网荷储充”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新型有源配电网建设技术路线,助推新能源电源并网。

论文

基于显式可靠性指标的配电网多阶段扩展规划方法

发布日期:2023-10-07

现代配电网呈网状建设、辐射状运行,以提升故障情况下的转供能力。传统配电网规划方法一般采用规划设计-可靠性评估两阶段迭代计算方式,只能得到粗放规划方案。为此,提出了考虑可靠性约束的配电网多阶段扩展规划方法。通过将可靠性指标计算过程解析化,并嵌入规划模型中,可以精确考虑故障隔离、负荷转供和恢复策略。基于线性化潮流,该规划模型是一个典型的混合整数线性优化问题,可以有效求解。在54节点系统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PPT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解读

发布日期:2023-11-14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配电网规划设计领域的纲领性标准,有效指导了配电网的规划,提升了配电网发展质量。近年来配电网发展面临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需求,对配电网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把握配电网发展新阶段和新技术要求,统筹安全质量和效率效益,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推动配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本演讲介绍了编制的背景、总体思想和修订思路,主要修订内容及补充条款。

502次浏览
成果

基于政企数据融合的电网全时空一张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1-09-29

电网全时空一张图融合外部政务“四标四实”、不动产登记、地铁站人流量、运营商实时人流量与供电局内部跨专业、跨层级电网资源信息和企业运营信息,开展多源异构时空数据采集转换、计算分析、全时空大数据底座、配网网架实时计算、停电研判、电网气象网格化计算等各项关键技术研究,解决目前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共享实时性不强、跨专业信息流不贯通、数据价值未能充分挖掘等难题,构建电网运行全景“一张图”和企业管理全景“一张图”, 提出跨领域边界跨平台的多源异构时空数据的采集方法和转换方法,为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提供了技术和方法上的支撑;创建多维时空数据模型,提出电网全时空数据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方法,为电网全时空数据应用奠定基础。融合政府“四标四实”、不动产交易登记、市工程联合审批、民政低保、城管、自来水、地铁集团、气象、三大运营商等多个领域的多时相数据,开展了与内部生产、计量、调度、营销、用户、GIS等多专业数据的深度融合分析,充分发挥了数据融合业务价值。创立电网统一停电信息流管理模型与综合停电研判与预测模型,为了主、配网全电压等级停电事件全覆盖监控和全局停电事件影响情况和复电提供支撑。深度整合调度自动化系统、GIS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电能量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的配网数据,构建电网统一地图数据应用模型。通过实时流技术与多源数据接入技术接入配用电系统、营销系统、快速复电系统等,完成主、配网全电压等级停电事件全覆盖监控,实时监控全局停电事件影响情况和复电进度信息。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网全时空分析模型,提出配电网网架结构实时计算方法,实现配电网规划模拟与实时计算;提出气象大数据与电网数据的高效集成及融合方法,创新电网气象网格化分析计算技术,实现电网气象应急预警。

关键词:
501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4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5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6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7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