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自适应飞行技术的配网智能巡检整体解决方案
提出加快配网无人机规模化应用,深化自适应巡检等航线规划技术攻关,推动竣工验收、杆塔坐标数据治理等应用场景落地,发挥应用效能。结合参数化自适应前端视觉识别技术实现无人机自主飞巡应用;加快配网无人机工程验收技术攻关,试点开展通道树障隐患识别与预测,推动无人机向机动巡查模式演进
无人机新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应用(自动驾驶精细化巡视)
目前,广东电网公司完成全省15.6万公里配网10kV架空线路机巡自动驾驶全覆盖工作,建成全国首个规模最大的配网机巡自动驾驶全覆盖省级电网。结合配网架空线路的实际场景,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套低成本、可复制的配网无人机自动驾驶巡检方案。
视觉大模型在配网无人机巡检中的研发与应用
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以视觉网络为骨干网络的多模态大模型,将视觉大模型技术应用到配网领域,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无人机巡检业务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对巡检图片5层200余类数据的挖掘能力,综合检出率达94%。解决了配网无人机巡检图片信息挖掘不充分、数据提炼不准确等问题,助力配电网数智化精益管理。
偏远地区电力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风险辨识与智能决策
针对传统电力巡检效率低、风险高问题,提出无人机自适应飞行与智能分析理论,建立“空天地一体化”巡检体系。重点分享配网无人机工程验收应用实践,通过自主飞行采集、智能识别缺陷、实时数据回传等技术,攻克偏远地区地理环境复杂、人工巡检难度大的痛点。强调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是关键,根源在于设备状态动态感知不足,路径依托人工智能平台实现缺陷自动识别与验收成果数字化统计。建议深化自适应飞行算法与风险预警模型研发,赋能电力巡检智能化转型,为智慧运检提供新路径。
复杂地理条件下的配网机巡图片智能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结合云南电网机巡图片成像质量和地形地貌条件,重点介绍了一套适用于云南电网配网无人机巡检业务实际的算法和流程,以及云南电网在部署应用人工智能算法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安徽首个配网无人机靶向巡检系统投用
1月11日,在配网无人机靶向巡检系统的指挥下,一架无人机从安徽合肥瑶海区长江东路和当涂路交叉口附近的无人机机巢起飞,对邻近的10千伏线路展开特巡。同一时间,在距离巡检线路5千米的合肥供电公司瑶海供电服务中心值班室电脑屏幕上,无人机实时巡检画面、红外图像、飞行高度、室外温湿度等信息一目了然。
国网青海电力启动配网无人机规模化巡检工作
近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启动配网无人机规模化巡检工作,制订专项工作方案,从精益管理体系、专业队伍建设、业务数字转型、技术实用提升4方面明确11项重点任务,以进一步提升配网智能运维质效。
蒙东电力开展配网无人机自适应巡检
“无人机自检合格,开始起飞!”5月15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利用无人机自适应巡检技术对10千伏花灯线、乡直线开展精细化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