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公网+量子”全场景应用量子小镇建设
近年来,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得到空前关注。东阳是“量子之父”潘建伟院士的家乡,金华供电公司积极探索量子科技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在2022年将量子建设列入年度“扛旗争先”重点项目,并将试点选在东阳横店,致力打造集主网、配网、互联网,涵盖运检、营销、调控等各专业的“无线公网+量子”全场景应用量子小镇,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激发数字化改革动力,创新发展新活力,以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电力稳进提质,赋能增效,最终实现基于量子加密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
量子保密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报告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挑战,提出融合光纤、卫星与无线的量子加密体系,分享了密钥分发原理及在调度、配电、新能源等场景的创新应用。 报告强调,面对量子计算对传统加密的威胁,电力控制业务无线接入风险突出,量子与5G融合是实现安全可控的关键。建议加快小型化设备研发与标准建设,推动QKD与PQC协同,构建面向未来的电力安全防护体系。
华为星河AI电力网络,跃升电力系统数智化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强波动性、海量终端接入与多业务并发等挑战,介绍了下一代电力通信网需向“体验、无损、安全、智能”四大方向创新演进:基于FlexE切片、CBR小颗粒切片与时隙交叉等关键技术,实现业务硬隔离与毫秒级时延保障;通过广域无损网络(SPFC+AFR流调度)支撑算力跨域协同,吞吐率显著跃升;创新Xsec抗量子加密算法,破解量子计算威胁;依托通信大模型+数字孪生网络实现故障自闭环与自然语言交互运维。打造高确定性、算力无损、高高安全和智能运维的新型电力系统通信基座。 他强调“通信网络智能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生命线”,根源在于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使传统网络难以应对实时动态平衡需求,尤其在配网自治、秒级控制等场景存在刚性瓶颈。他认为“业务定义网络”是破局关键,需通过端到端切片满足差异化SLA(如差动保护微秒级确定性时延),借助量子密钥融合架构实现“一线双传”。实践表明,该方案使网络吞吐效率达90%以上,故障定位精度跨入米级。建议构建“主配微一体化的韧性能基座”,优先落地立体切片环网与抗量子加密,推动电力通信从“连接管道”向“智能服务”范式跃迁。
量子加密技术
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杭州科技发展分公司以“科技创新、服务电力”为理念,积极参与国网新能源领域的相关重点项目,致力于电力系统高新技术领域研发创新工作。目前配电网中大量暴露在公共环境或使用公网通信的电力测控设备,存在被入侵窃听破解后,控制中枢伪造主站群体控制停电的安全隐患。而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纵深推进,大规模新能源和智能化设备爆发式接入成为大势所趋。公司参照供电保障“五个最、六个零”的标准,确保海量设备的安全、高效接入。量子加密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
“5G量子加密”智能开关成功上线!
6月8日,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首台基于“5G量子加密”在瓶窑供电所塘埠H257线西琴H25740开关接入成功。“5G量子加密”智能开关正式投运后,将为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西部山区构建“高弹性自愈电网”奠定基础。
国网福建电力新型光传输技术创新应用实践
报告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业务海量接入、控制向末端延伸带来的带宽、时延与可靠性挑战,提出基于兼具SDH硬隔离与OTN大带宽优势的fgOTN融合承载技术路径。 报告指出,平滑演进与标准引领是关键,需破解小颗粒业务承载与网络持续升级的难题。建议“十五五”后期推进“SDH+fgOTN”架构,通过AI智能运维与量子加密增强网络韧性,构建安全、高效、可演进的电力通信目标网,全面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数字化转型。
浙江绍兴供电公司建立电力“无感响应”平台
日前国网绍兴供电公正在建立电力“无感响应”平台,与政府单位、企业、商户等用户积极沟通后,将空调负荷以5G量子加密通信技术接入控制平台,实现空调负荷资源安全感知、精准控制。
量子加密技术在电力应急保障中的应用
电力信息通信
湖北首例量子加密通信技术在武汉配电网应用成功
7月3日,武汉市经开区供电环网内的配电自动化终端实现了量子加密通信,系湖北省首例电力行业量子加密通信技术应用。
安徽电力配网自动化终端系统上线
近日,在安徽铜陵10千伏纺织276线步森环网柜,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研制的“5G+量子加密”配网自动化终端系统上线运行,这是安徽省首次在城市配电网中应用5G+量子加密通信技术,有效提升当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