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化运维和建设改造的林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
他表示,为确保林牧区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防范和化解火灾隐患风险,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了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提升森林草原配电线路防火能力和运维质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采用现场调研、专题研讨、技术试验和实践论证等方式,形成了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建设改造等方面的风险防治方案与技术成果。规划建设方面明确了森林草原配电线路本体、配变台区、柱上开关、信息监测装置等方面的差异化建设和改造标准,运行维护方面明确了政企协同、线路巡视、运行管理及应急处置相关要求,为全国林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全文丨江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现将实施意见予以公开发布。
输电线路舞动、监测预警与防治
报告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舞动的危害、基本条件和最新几年的新变化;第二部分解释了国网舞动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实验条件,第三部分针对舞动预警研究,介绍了国网舞动实验室对最新的基于分布式光纤的舞动监测技术和舞动气象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第四部分对舞动防治技术,从“避、抗、预、防、止”五个维度介绍了防舞动治理措施;第五部分介绍舞动的具体工程应用。
电网台风灾害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台风灾害影响范围大,破坏力强,据统计 2013年-2015 年期间,台风灾害就导致广东电网输配电线路损失超 7.2 万基,影响用户达 776 万户以上,是沿海输配电线路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电网安全与社会供电。长期以来,电网风灾防控面临着设备风速缺乏有效监测分析、杆塔风灾破坏过程不明确、风灾损失难以量化评估、风灾防控措施不完备和辅助决策缺乏系统级信息集成等问题。台风灾害的精准预警与防控是提高电网应对能力的必要手段。 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系统性解决了电网台风灾害广域监测、精准评估及高效防治等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突破性创新成果,提出了微尺度台风风场精细化分析技术,揭示了复杂微地形区域的风场变化规律,构建了电网台风监测及灾害告警网络,首次将设备风场监测预警精度提升到 10m 量级,解决了有限监测站点无法对输配电线路全覆盖监测的难题,实现了具体到设备的台风灾害风险告警。提出了塔线体系风雨荷载耦合计算模型,建立了架空线路抗风承载能力及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倒塌分析方法,有效定位输电杆塔薄弱部位和失效概率,发明了输电线路杆塔不停电加固技术,提升了杆塔抗风承载力。建立了配网台风灾害多因子损失预测模型,突破了强台风区域内配网杆塔定量损失评估的难题。发明了配网防风不停电快速打拉线装置及适用于多方向荷载的弃线保杆装置,拉线抢装时间缩短 90%,弃线保杆动作误差小于 5%,大幅减少配网因台风倒断杆事故; 构建了主配网设备台风监测与灾害防治体系,研发了电网台风灾害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台风监测、灾害损失评估和防治辅助决策,有效支撑电网台风应急指挥。 项目获授权专利 31 项(包括美国专利 1 项,发明 16 项,实用新型 14 项),发表论文 60 篇(其中 SCI 24 篇、EI 21 篇、中文核心 11 篇),主编企标 1 项,参编行标 1 项;授权软件著作权 11 项。经专家组鉴定,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生态环境部七部门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优化生态环境影响相关评价方法和准入要求,推动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炼油、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不含光伏玻璃)等产能。
输电线路覆冰机理及防治技术
电力电缆及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