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根据总体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内容:
一是产业规模倍增。全省氢能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氢气产值达到300亿元,氢能应用装备及零部件产值达到400亿元。力争氢能产业集群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群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培育引进10家以上国内氢能行业头部企业、100家氢能产业重点企业。
二是创新能力跃升。创建6个省级及以上氢能产业创新平台,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电解槽、氢储能等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氢燃料电池及汽车研发与应用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形成10项以上国家示范产业标准和规范。
三是氢能广泛应用。落地一批绿氢制备项目,形成低成本、多元化的氢能供应体系,建成加氢站100座,氢气总产能达到150万吨/年。全面扩大氢能在交通、工业及储能发电领域试点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突破7000辆,燃料电池船舶、航空器推广应用全国领先。
另外,《行动方案》提出四大工作举措、14项重点任务。
一是打造氢能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突破、创新成果转化三个方面任务。聚焦氢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省级氢能创新项目库,在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中予以重点支持。依托湖北技术交易所建设氢能科技创新成果交易中心,支持省内氢能重大技术装备和材料纳入国家推广应用目录,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推广应用政策。
二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提能增效。产业发展方面,支持建设一批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氢源供应示范基地,提高制氢效率,降低制氢成本;开展多种储运方式的探索和实践,深冷高压储氢、固态储氢等储运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推动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潜江、大冶等盐穴储氢及大规模岩洞储氢项目建成试点;依托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湖北交投集团等优势企业,适度超前布局加氢网络,探索站内制加氢一体化、移动式加氢等加氢站新模式,积极对接国家氢能高速公路综合示范线建设。装备建设方面,巩固氢燃料电池优势,提升产品自主化率,提升燃料电池装备制备质量,培育和引进燃料电池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双极板、增湿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氢能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独角兽、科技领军企业等;针对全省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运、加注设备等领域产业发展短板,引进一批氢能领域高水平创新型企业、服务机构和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协同发展方面,打造氢能产业集群,组建湖北省氢能产业联盟,发挥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机遇,积极推动“湘鄂赣”和“鄂川渝”建立跨省氢能合作机制,构建“氢化长江”产业长廊。
三是建立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围绕健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两个体系,解决缺标准、难检测等问题,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安全高效储运、清洁低碳氢能多元化应用等领域标准制定,积极支持市州政府及社会资源建设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提升检测技术能力。
四是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空间。重点围绕交通运输、工业、储能三大领域开展示范应用。支持武汉、襄阳、宜昌、鄂州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广使用燃料电池汽车,支持高速公路建设干线物流示范线;支持在旅游观光、江上执法、货物运输、应急救援、电力巡检、工业测绘等领域开展氢能动力船舶、航空器等应用示范。支持宝武集团、宜化集团等工业企业,推动工业副产氢就近消纳,拓展氢能在冶金、建材、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支持在宜昌、随州、孝感、恩施等可再生能源较为丰富区域,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氢储能相结合的一体化应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