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条 FDM
论文

面向电力线通信的基于Mitchell算法的OFDM同步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2024-02-28

为了提高电力线通信系统中OFDM定时同步的准确度,文章基于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下的物理层通信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Mitchell算法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符号定时算法。与理论本地互相关同步算法相比,文章的算法不需要进行乘法运算,易于硬件实现。与简化的单比特量化算法相比,该算法同步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峰值旁瓣更小,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符号定时更加准确。

481次浏览
产品

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模组(FDM)

发布日期:2023-05-25

基于SCM621及SCA7606研发的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模组(FDM),结合高精度采样及首创的多频段、多判据、自适应单相接地故障检测算法,可实现中压线路高阻及弧光接地故障的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研判。该产品可与现行标准化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完美结合,完全满足2021版一二次融合标准化设计要求。

430次浏览
PPT

配用电物联网高速双模通信关键技术及演进

发布日期:2025-09-08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低压配用电场景面临的分钟级采集、秒级控制、多业务并发等核心挑战,分享了“动态适配通信基座”理论,构建了覆盖分钟采集、瞬采速控、集群播送、箱表识别的四大核心技术。重点分享了当前双模深化应用成果:基于预置资源调度+信道效能优化实现分钟级采集(22台区试点成功率超99.5%);通过主从协同架构+时隙异构划分支撑分布式光伏秒级调控;创新分组集群播送机制使群调指令效率提升28%~87%;融合RSSI聚类+载波测距实现箱表关系99%精准识别。 他强调“业务需求驱动技术迭代”是通信演进的核心逻辑,根源在于源网荷储互动性增强使传统通信难以满足高并发、低时延刚性需求(如光伏控制需秒级响应)。他认为“动态适配能力”是破局关键,首次提出了多频段并发(MBC-PLC)技术,结合帧结构优化、OFDMA/TDA等技术实现物理层突破。实践验证表明,新一代双模芯片传输速率将提升数倍、时延压缩至百毫秒以下,网络规模可扩展至5000节点。他建议优先落地“多业务承载基座”,以高性能聚类计算、分布式子网等技术支撑分支识别、通信可视化等智能化场景,推动配用电通信向“全域感知、精准控制”跃迁。

380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5年(第八届)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4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5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6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7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8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9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10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