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7条 中压
PPT

智能化开关柜及断路器技术介绍

发布日期:2019-07-01

对智能中压开关柜标准的关键要点给出解读,通过对近年来中压开关柜、真空断路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主要成果和应用现状的总结,提出了基于国网标准化设计要求的智能化发展目标和任务,并对中国电科院组织联合设计所完成的符合任这一要求的新型12 kV智能真空断路器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

1947次浏览
书籍

配用电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报告

发布日期:2024-01-10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电能汇集、传输、存储和交易功能的新型区域电力系统,配电网已成为能源互联网和电力物联网转型的主战场。分布式电源和可调负载、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能源转换等新型业务蓬勃发展,配电网一次、二次设备增多,电网规模扩大,现场和IT设备间传输的数据量大幅增加,系统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能力建设逐步提升。推进先进数字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新型配电系统,需要提供更加快速、灵活、安全、高效的配电通信技术的基础支撑。 2021年7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该方案明确提出,加大中压配电网智能终端部署、配电通信网建设和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并向低压配电网延伸,大幅度提高可观性、可测性、可控性。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绿色智能、灵活互动、经济高效的智慧配电网。配电网智能化终端种类多、数量大、分布范围广、运行环境复杂,智能化业务对通信性能要求高,没有一种通信技术能够单独、经济、可靠地解决“最后几千米”通信接入的难题。 在此背景下,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EPTC 电力技术协作平台联合组编了《配用电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报告》一书。 联 系 人:张伟豪 王黎明 手 机:18518354192 18310385257

政策法规

广东佛山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智能电房、配网自愈系统自动化、能源存储等智能技术推广

发布日期:2022-10-08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印发佛山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加强电网建设。优化主网结构,促进配网升级,加强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打造智慧高效灵活的电力系统,提高电力保障能力、电能质量和服务水平。到2025年,电网灵活性适应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中压配电网环网率和线路可转换率达到100%,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

950次浏览
PPT

电缆导体性能比较

发布日期:2019-05-06

电缆厂商为了弱化铝合金电缆截面较大的缺点,宣传铝合金电缆的弯曲半径可以达到7D(7倍电缆截面直径)。《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就提到,铝合金电缆的敷设弯曲半径为7D。 铝合金带联锁铠装结构电缆的最小允许《GB/T31840.1铝合金芯挤包绝缘(1-3kV)G5.2条款中明确说明,弯曲半径为7D,其他型号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GB/T12706.1-2008中相关规定(和同型号的其他导体电缆弯曲半径一致)。 对于中压电缆而言,因为绝缘厚度厚,不论何种导体,采用同种绝缘和护套的电缆的弯曲半径都不能达到7D。《GB/T31840.1铝合金芯挤包绝缘(6-30kV)G4.2条款中明确说明: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GB/T12706.1-2008中相关规定(和同型号的其他导体电缆弯曲半径一致)。

关键词:
832次浏览
PPT

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的中压一二次融合开关技术演进与探索

发布日期:2023-05-23

回顾中压一二次融合开关技术发展路线及现状,分析新型配电系统建设背景下的新需求及新挑战;从中压一二次融合开关产品结构形态、终端功能定制和现场调试运维三个方面,提出一二次融合开关主要技术演进方向,并简要介绍新型中压数字式网源分界柱上断路器及集中式数字接口环网柜的技术演情况。

776次浏览
PPT

变压器抗短路能力评估及治理

发布日期:2019-05-23

根据统计,2010年之前,220干伏变压器跳闸故障中,因受短路电流冲击后绕组失稳或内部放电导致的故障占80%以上。 从变压器短路损坏情况分析,由于绕组材质或工艺不良导致的抗短路能力不足是变压器损坏的主要原因。2010年起,山东公司开展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校核及治理工作,累计校核220千伏变压器720余台,共计280台变压器抗短路能力不满足要求。根据校核结果,结合设备运行情况,逐台制定整体更换返厂改造、加装电抗器、中压分列运行等措施进行治理。同时开展变压器运行环境综合治理、优化保护足值配置等措施。截至2018年,累计返厂改造变压器240余台,整体更换10余台,加装限流电抗器、中压分列运行等20余台,抗短路能力不足变压器基本治理完成。

731次浏览
行业要闻

国网天津电力: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加快数字化转型

发布日期:2022-11-01

10月26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完成天津电网主网及中压配电网资源数据治理,累计治理字段不完整、信息录入不规范等问题数据3.6万余条,完成问题整改88项,相关“站-线-变-户”全链条数据准确率达100%,进一步提升了设备专业基础台账数据质量。

649次浏览
PPT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穿越与保护能力提升及其关键设备研究

发布日期:2024-11-28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配电系统因其高效、环保、灵活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压直流配电系统作为直流配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如短路、接地等,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因此,开展中压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穿越与保护能力提升及其关键设备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646次浏览
精品专题

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的中压一二次融合开关技术未来趋向何方?

发布日期:2023-05-11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新型配电系统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各类分布式资源,配电网有源化、交直流混联及微网化、源网荷储互动化等特征日益显著。配电网在状态全景透明、运行灵活可控、故障快速自愈、运检主动高效等方面迎来新挑战,正有力推动一二次融合开关技术加速演进。

620次浏览
成果

IEC /TS 62786 分布式电源与电网互联标准

发布日期:2021-09-30

在国标委、国家电网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向IEC TC8提出、并发布了该国际标准。该标准适用于规范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规划、设计、运行和并网等需求,包括一般需求、并网方案、开关选择、正常运行范围、抗扰动能力、有功无功响应、电能质量、接口保护、监测控制和通信等。该标准是首个分布式电源并网相关的IEC国际标准,充分反映世界范围内分布式电源技术进步和各国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技术需求,标准的编制和发布受到IEC TC8电能供应与系统技术委员会和IEC管理层的高度肯定,并获IEC卓越贡献奖。该标准的发布主要意义在于:以此标准为基础,构建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体系,解决IEC相关标准不一致的难题;该标准反映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最新技术发展和并网准则,将极大提升我国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水平,促进分布式电源产品的国际贸易;成立了IEC JWG10分布式能源与电网互联技术标准联合工作组,为推进我国综合能源系统后续 标准国际化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标准编制工作组解决分布式电源类型多、技术发展快、标准复杂度高、不同国家和团体标准规定和诉求异同等诸多难点,主要创新点如下:提出了以响应时间为主要参数的分布式电源中低压动态无功支撑能力的技术要求,解决了分布式电源无功特性各异与配电网无功电压调整需求的矛盾;首次提出了接入中压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高电压穿越的技术要求,解决了配电网的过电压导致分布式电源频繁脱网的难题;提出了考虑多类型分布式电源不同频率、容量和互联电压等级的分布式电源并网规则,增大分布式电源可用容量提供了信息和数据保障。该标准发布后,欧盟和意大利、法国等采用该标准并进行了相应标准的修订,主要技术规定与本标准一致。美国IEEE 1547分布式电源互联技术标准与本标准的差异主要是:本标准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容量和频率适应性规定较IEEE1547适应性更好;本标准对一定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无功支撑进行了规定;本标准对高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了规定;本标准依托IEC电能质量系列标准基础上,对电能质量进行了全面规定;受本标准工作组范围限制,只对通信接口和接口安全性提出了技术要求,未涉及信息模型。截止到2018年底,本标准的制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1.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55亿元。相应节约42.6万吨标准煤,减少污染排放35.36万吨碳粉尘、129.6万吨CO2。

关键词:
615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5年(第八届)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4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5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6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7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8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9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10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