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仿真试验规范
规模化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频的控制策略研究
传统的火电与水电调频机组因其固有特性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集中并网等引起的频率稳定控制需求,储能以其灵敏精准的出力特性逐步在电力系统调频领域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针对规模化储能资源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调节方向易改变及有限的容量等特点展开了其参与电网调频的控制策略研究:首先,建立了区域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及包含储能荷电状态(SOC)的储能系统仿真模型;然后,综合考虑储能资源与常规电源的发电特性,提出了计及储能SOC的快慢速调频资源协调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4种不同的仿真场景,通过仿真试验对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特大U型现浇预应力渡槽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传统满堂支架体系进行渡槽槽身混凝土施工,排架地基处理工程量大、成本高,严重制约槽身施工进度;温河为非通航季节性河流,河床浅,漫滩较宽,大型运输船舶和浮吊无法进场,运架一体式浮吊方案不适合温河渡槽施工;若采用架槽机(渡槽预制-装运-架设),地面运输受汛期洪水影响,工期没有保证,运输道路投入高,空中运输还需将预制好的渡槽从已架设的渡槽顶部转运至待架槽跨,渡槽自重加上运槽设备重量超过2000t,而温河渡槽槽身直段部分仅35cm厚,难于承受运槽荷载,故架槽机也不适合温河渡槽施工。 创新点、效果归纳及专利申请或授权情况: 1.从根本上解决了特大U型渡槽机械化原位现光施工技术难题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端河渡槽工程中,解决了渡精仿真试验施工控制、环向钢筋安装、精身混凝土机械化施工、特大DZ40-1600型造槽机安装、运行和拆除以及止水高效施工等技术难题,精身混凝土2011年9月27日开始施工,2013年9月28日全部施工完成,真正实现了特大U型渡精精身机械化高效、精致建造,促进了特大U型渡槽建造技术的进步。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全线通水,至今工程运行工况良好。 2.本项目获7项发明、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另有1项发明专利实审中。大型现光预应力渡槽槽身机械化施工工法获国家级工法(GJEJGF292-2012),并获省部级工法两项。
交直流电网控制保护仿真试验技术
开普检测是国家认可的独立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一直以来始终坚持“速度、微笑、帮助客户成功”的服务理念,致力于研究电力系统二次保护设备(系统)、智能微电网设备(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系统)的国际最前沿检测技术与试验方法,为电力系统产品质量保证提供专业的测试服务。
GB/T 36498-2018柔性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导则等24项标准
本套标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柔直换流站设计系列标 准,提出了多换流器并联多端、双换流器并联双极的高可靠 性系统主接线标准,以及适应柔直系统特性的低倍率绝缘配 合标准化方法,实现了工程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标准化寻优。 系列标准主导设计的“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获 国家优质工程奖,节省设计、设备费用超 20 亿元,获专利 授权 16 项。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柔直核心装备设计系列标准, 攻克了 IGBT 换流阀高容量高电压等级与 IGBT 低过压过流能 力的难题,提出强电磁环境下的换流阀、启动电阻、接地设 备等核心装备的设计标准。标准指导建设的“±420 千伏渝 鄂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节省设备进 口费用超 8 亿元,获专利授权 15 项。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柔 直工程试验检修系列标准,提出了电力电子设备超小步长仿 真精细化以及全系统闭环微秒级实时仿真试验平台标准,提 出了柔直换流站、线路精益化运维检修标准,获专利授权 24 项,及省部级奖励十余项。
国内首个智慧用能及能效服务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室正式投运
1月25日,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投建的国内首个智慧用能及能效服务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室在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标志着该公司具备了客户负荷参与电网运行的仿真试验能力,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动态模拟仿真试验平台
直流电源系统
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压电缆混合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及验证试验分析
随着高压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应用广泛化,基于均匀参数的线路故障定位方法难以实现故障区间判断和故障点精确定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理论的双端故障精确定位方法,通过采集高压电缆线路首、末端故障电流的工频暂态信号进行极性判断以实现故障区间判断,并通过采集故障电流的双端行波信号以实现电缆段内故障点的精确定位,并构建了 110 kV高压电缆状态仿真试验平台,开 展高压电缆线路区间内和区间外故障模拟试验,以验证该故障定位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理论的故障定位方法可实现高压电缆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判断,可准确判断故障点位于高压电缆线路区间内还是区间外;该方法可实现高压电缆线路区间内故障点的精确定位,定位精度偏差小于9. 2 米,定位精度取决于行波电流传感器采集精度和同步时钟精度,可有效指导现场故障查找,提升抢修效率,对快速恢复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电网智能后备保护研究
针对目前广域保护理论快速性、容错性较差的不足,本文把保护问题转化为存在不确定和不完备信息下的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区域电网保护信息、断路器信息及方向信息,与现有主保护协同工作的智能后备保护。该保护充分发挥粗糙集分类理论和贝叶斯分类理论的优势,利用结合了贪心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新方法求取一个最优属性集并得到保护的判据I。为克服信息丢失和畸变对保护性能的影响,采用简化朴素贝叶斯分类方法构成判据II,双判据综合决策,旨在提高后备保护的容错性和可靠性。仿真试验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