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为加快推进“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电力业务的融合发展,促进电力行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安全可控,助力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以“数字技术创新融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定于2023年6-8月在杭州市和宁波市举办 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
关于举办2022年(第五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高峰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总体要求,深化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电力业务应用融合,促进电力行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安全可控,推进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关于举办2023年电力智能巡检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大会的通知
以“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必然给坚强智能电网运维方式带来巨大挑战与变革,电气设备的操作、巡视、检测、检修等更依赖于无人化、智能化运维技术。为推进电力行业智能巡检技术创新发展与深化应用,总结技术创新成果,分享技术优秀应用案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联合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探索智能巡检未来,助力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定于2023年11月16-1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2023年电力智能巡检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石油卫星技术应用成果和未来发展
中国石油主动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积极推进以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为核心的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加速国家油气关键行业国产装备升级替换,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助力国家油气行业卫星应用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推广。本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石油卫星技术应用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卫星通信技术、北斗导航技术、卫星遥感技术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中国石油相关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中国石油将构筑“通导遥”互为融通的天地一体化卫星技术战略信息保障体系,全面打造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新型数字化卫星应用资源,为“数智中国石油”高质量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关于公布收录2023年中国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技术交流会典型案例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助力“双碳”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深化新兴通信技术与能源业务应用融合,推进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举办2023年中国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技术交流会的通知》(中能研信通专〔2023〕04号)的总体安排,2023年中国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技术交流会于2023年3月15日-17日在青岛召开,经大会现场交流,共有83个创新项目收录大会典型案例。
供电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智慧班组管理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台州公司”)紧紧围绕建设智慧班组这一目标,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基层班组活力、促进班组管理提升为着眼点,深入应用“大云物移智”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各类班组业务协同运行,开展智慧班组管理创新实践。主要采取了以下创新做法:一是坚持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确定智慧班组管理体系工作目标与实施原则,明确智慧班组建设管理的重点领域,着力推动运检业务、物资供应、供电服务等领域“智慧转型”。二是搭建班组智慧管理创新互动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微信群、智慧专家“钉当”等沟通交流渠道。搭建班组创新创效平台,加强互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在班组应用落地。三是依托数字智能控制手段推动班组运检智慧转型。坚持数字驱动,运用AI人工智能、“机器人+视频”巡视、推行数字化工作票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班组运检业务智慧转型。四是利用现代智慧供应链,推动班组物资供应智慧转型。着眼打造数字物流保障物资供应,建立项目物资供应管控平台,打造空中云仓、专业仓和仓储机器人,建设智慧、高效的物资供应链。五是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推动班组供电服务智慧转型。运用数字技术开展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实施“智慧电管家”、移动终端勘察作业,提高业务办理智慧化,提升一线班组服务品质。六是拓展班组员工培养渠道,打通职业发展通道。积极推动班组员工技能培养,提升专业素质、打通职业通道,更好激发班组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七是建立班组智慧管理评价机制,实现闭环管控与持续改善。从激励评价、闭环改进、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智慧班组管理落地落实。 通过实施上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故障报修到达现场及时率达99.66%,城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735%,农网供电可靠率指标提升至99.9591%,停电户数比2018年压降55.87%,投诉业务量同比下降38.77%,客户满意率提高到99.77%。二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线上APP渠道,大幅降低了纸质资料使用量,节约成本近3200万元;推动物资与抢修业务深度融合,挽回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在全省推广运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3.64亿元。三是提高了班组智慧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截止2020年12月,在物资优化配置方面,物资领用平均时间从28.66分钟缩短至3.23分钟,定期盘库平均时间从535.83分钟缩短至65.01分钟;“空中云仓”相较传统物资仓储作业效率提升4-6倍,故障平均修复时长缩短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