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39条 关键技术
PPT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助力输电线路智能运检

发布日期:2020-01-08

首先就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历程、关键技术进行综合性阐述。其次就传统巡检图像缺陷监测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全面介绍了基于R-FCN的航拍巡检图像目标监测方法。最后分享了细粒度缺陷、可变形卷积、异物类缺陷识别、自注意力机制、防震锤滑移等最新研究成果。

40942次浏览
PPT

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9-07-17

阐述了客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研究背景,针对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技术、随器计量技术、传感芯片技术、基于HPLC的用采高级应用技术、基于HPLC的双模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及核心设备研制开发进行全面介绍。最后结合实践分享了公司在典型应用场景的探索。

关键词:
12209次浏览
PPT

虚拟电厂(三大关键技术与六大功能特征)

发布日期:2023-07-14

虚拟电厂技术 (VPP,Virtual Power Plant) ,是将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系统有机结合,通过虚拟电厂的控制中心,合并作为一个特别整体参与电网运在虚拟电厂中,每一部分均与控制中心相连,通过智能电网的双向信息传送,进行统一调度协调机端潮流、受端负荷以及储 能系统,以达到降低发电损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电网峰值负荷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关键词:
5865次浏览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6-05

为加快推进“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电力业务的融合发展,促进电力行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安全可控,助力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以“数字技术创新融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定于2023年6-8月在杭州市和宁波市举办 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

2495次浏览
报告

异构融合计算技术白皮书(2023年)

发布日期:2023-09-25

《异构融合计算技术白皮书》针对现有算力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算力需求的问题,深入刨析了异构计算应用场景特点以及计算架构异构演进历程,提出了异构计算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引入异构融合计算的概念,并分别从硬件、软件、系统三大层面概述了异构融合趋势和关键技术,系统全面地论证了异构融合计算如何解决传统异构计算的问题,并为多样性算力高质量协同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体系梳理和的技术发展趋势判断。中国电信作为云网领域的中央企业,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与产业链上下游广泛协同,积极打造云智、训推一体,云网边端协同的分布式算力基础设施。本白皮书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算力赋能提供了相关技术指引和参考,从基本概念到实践案例,再到未来展望和发展建议,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我们相信该白皮书能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有益的启示,我们也期待我国在异构融合计算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关键词:
2390次浏览
报告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大模型技术(2023 版)

发布日期:2023-10-20

本次大模型热潮主要由语言大模型 (亦称为大语言模型) 引领。语言大模型通过在海量无标注数据上进行大规模预训练,能够学习到大量的语言知识与世界知识,并且通过指令微调、人类对齐等关键技术拥有面向多任务的通用求解能力。在原理上,语言大模型旨在构建面向文本序列的概率生成模型。

关键词:
2085次浏览
PPT

配电物联网创新成果发布

发布日期:2019-07-02

介绍了近一年以来配电物联网技术发展系列创新成果,其中包括:《配电物联网技术发展白皮书》,11项团体标准(草案),2项国际标准(立项),56份技术报告,1个微应用管控系统、全流程试验环境、多套检测流水线,8类、183项关键技术及典型场景测试。同时,还对配电物联网的建设理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演进计划进行了系统性的全面论述,并指出国家电网公司下一步将深化关键技术研究、完善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配电物联网工程建设、打造配电物联网生态,共建共享产业链,探索实现共赢共享商业模式。

1740次浏览
PPT

高可靠性配电设备与泛在配电物联网技术探讨

发布日期:2019-07-02

分享了高可靠性配电设备与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探讨。他指出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必要性,影响设备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提高设备高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1652次浏览
论文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研究综述

发布日期:2024-05-28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是采用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和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的新型输电技术。因兼具工频交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的优点,该技术在远距离输电、海上风电送出及城市电网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在详细介绍柔性低频交流输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对其技术特点及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最后,就柔性低频交流输电需重点研究的系统接入技术、变频器主电路拓扑、控制与保护系统、谐波与电能质量分析、主设备低频适应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书籍

智能配电应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1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下,传统能源的大量开采和碳排放总量的连年升高,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占比、调整能源结构的一项关键任务,更是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另一方面,我国电网建设加速,分布式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用电负荷的多元化增长,使得电力稳定供应面临较大挑战,需要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破解电力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缩小负荷曲线峰谷差,保持用电稳定。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把配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着力点,持续优化完善配电网规划理论、建设标准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支撑新能源的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和多元负荷友好接入,并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传感技术及控制决策系统,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目标是服务电网终端用户,智能配电网具备安全、可靠、自愈、经济、兼容等特点。加强智能配电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促进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融合渗透,助推智能配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得到重点应用,以及智能配电网建设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是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近日,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EPTC 电力技术协作平台组编的《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即将出版。本书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从多方面深入剖析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再探讨,对前沿技术进行新探索,全面展示当前智能配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助力智能配电技术创新、推广与应用。 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和配网业务对智能配电技术的需求,本书深入分析了智能配电技术的发展形势与要求,解读了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智能配电技术标准,围绕配电设备智能化、配电智能终端、配电物联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运维、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等关键技术做了全面介绍与研究,总结了不同场景下的智能配电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展望了智能配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联 系 人:张伟豪 手 机:18518354192 邮 箱:zhangweihao@eptc.org.cn

1563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4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5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6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10

EPTC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