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设备局部放电诊断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针对现有GIS特高频局放监测误告警问题严重,无法准确预警设备缺陷的现状,提出了一种GIS设备局部放电诊断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各传感器信号开展相似性分析和多维度数据的融合分析,降低了误告警率,提高了设备缺陷的检出率,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在申请阶段符合“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相关要求,在2017年11月通过“局部放电+特高频+定位”等关键字进行专利检索,与本专利接近的技术为:1)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状态预警数据异常值的筛查方法(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已授权);2)变电设备多源局部放电信号的分离方法及装置(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技术服务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已授权);3)一种基于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的GIS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湖南湘能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审),专利1仅适用于电缆局放检测技术领域,专利2是利用密度聚类算法把局放信号进行分离以区分不同源的局放信号,专利3是利用2路特高频信号和2路超声波信号进行局部放电源的准确定位,具体如何利用特高频信号对局部放电源定位并没有给出说明,也没有说明采用何种参数,进行何种定位方法,三个专利均不具备本专利的技术特征,且存在相应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具备显著新颖性。
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仪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仪一般均需停电作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离线检测;而且仪器操作较为复杂,不便于电力员工理解和使用。因此这种停电试验的传统方法所暴露出来的诸如检修周期长,大量耗费人力、物力等种种算端已愈来愈不能适应电力生产和供应的实际需要。 本成果在综合比较和研究目前现有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及装置的基础上,研究解决现有装置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仪,以实现运行中电缆的带电局放检测。 新型局部放电检测仪现场使用方便,不需要停电,只需直接将仪器探头接近电缆接头即可检测出电缆有无局部放电,如电缆局部放电量超过设定的数值即可发出警告。本装置具有使用简单易行、性能安全可靠的优点,可同时检测出电缆内部放电量的大小,具有无需停电、反应迅速、效率高、检测准确等特点
GIS盆式绝缘子金属法兰浇注孔局放检测专用特高频传感器的研制
特高频(UHF)技术通过检测局部放电辐射电磁波信号来实现对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抗干扰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因此在输变电设备局部放电在线检测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目前大多数绝缘组合电器(GIS)设备上未安装内置式UHF传感器,只能采用外置式传感器进行检测,但是由于GIS绝缘子外表面被金属法兰包裹,导致普通外置式UHF传感器很难检测到其内部的局部放电信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金属法兰在制造时遗留的孔洞,研制GIS专用外置式UHF传感器的方法。本文在了解现有GIS盆式绝缘子金属法兰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电磁波经过金属法兰孔的传播机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126kVGIS绝缘子建模,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在不同尺寸金属法兰孔情况下GIS绝缘子电场的分布情况。研制了具有射频和检波放大功能的GIS盆式绝缘子金属法兰浇注孔局放检测专用UHF放大器。最后,建立了GIS局部放电UHF检测研究平台,测试了专用UHF传感器在不同尺寸的浇注孔上对不同放电故障模型的局放检测灵敏度。
GIS不同耦合方式下注入脉冲的加权IMF局放信号等效性
注入脉冲模拟局放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局放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主要方法,由于现场校验脉冲注入的耦合方式不同,模拟局放与实际局放等效性规律尚不明确,无法保证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有效性。文中首先建立126 kV GIS典型局放缺陷(尖端、悬浮、绝缘子气泡)和内/外置式脉冲注入UHF局放检测平台,并对UHF信号有效脉冲进行归一化提取;接着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加权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信号处理方法,通过计算局放信号欧式距离平均值和最大值表征其等效性;最后与常规信号偏差法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相较于常规信号等效性分析方法,加权IMF法可有效解决UHF信号波形局部差异较大的问题;使用内置传感器脉冲注入的模拟局放信号与悬浮局放信号等效性最高,局放信号的欧式距离平均值Me和最大值Ma分别为3.82%和10.28%。因此,UHF监测装置功能校验可采用恒定参数注入脉冲代替悬浮缺陷,且模拟局放可优先选择内置UHF传感器注入脉冲。文中研究可为UHF局放监测装置功能校验的脉冲注入方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