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型坚强配电网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将繁杂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成简单而实用,是大量电力科技人员从未放弃的努力。设备可靠性决定电网的坚强度,传统配网自动化是在配网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必须的辅助设备,让系统更加复杂,二十年来全国大量的配网自动化试点验证这种模式发展是艰难的。 随着配网交流传感器的发展与成熟,用交流传感器完全取代传统互感器的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开关,将开创配网自动化建设新模式,交流传感器具有高精度、无源化、小型化等特点,尤其对故障信息的感知灵敏度将大大提高开关设备对配网线路故障研判准确性,特别是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隔离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展报告系列-数字社会的风险挑战与治理应对
关于数字社会风险应对与治理的探讨,从互联网出现至今就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数字孪生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数字世界的认识从 Web1.0,发展到 Web2.0,发展 Web3.0……对于数字社会的认识也从网络社会,发展到虚拟社会,发展到依托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人们各类活动的平台和通行路径的数智社会。进入数智社会,迎接人类的不仅仅是更为便捷、更为丰富、更具创意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同时也要未雨绸缪防范可能的新风险,需要提前布局与之配套的新规则、新管理、新监管和新治理,才能让数字社会在平衡发展与风险中实现高质量提升。本专辑源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业委员会《数字社会的风险挑战与治理应对》战略研究报告(2022 年 8 月 12 日,杭州发布),但在单独成文时,又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充。2022 年伊始,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重大问题研判和风险治理,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期望本专辑对促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电力设备巡视及检修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目前电网设备运维的突出问题,攻克了巡检 图像缺陷实时诊断、机器人带电作业、机器人自主巡检等关 键技术,研制了系列化、全方位智能运维装备,构建了电网 设备智能运维体系,实现了“无人值守+立体巡检+集中监控 “的电网设备运维新模式。项目成果推动了“电网设备巡检向以机巡为主的模式转 变、电网设备检修向机器人带电作业检修模式转变、数据分 析向多源融合的智能处理模式转变”,已全面应用于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及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机器人 及无人机累计应用九千余套,近三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二十 多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分散式风电为工业园区带来能源服务新模式
2019年3月并网的天津滨海分散式风电项目,不仅成为充分利用当地良好风能资源的成功案例,更重要的是,该模式为工业园区业主,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引入风电起到了示范作用,证明了分散式风电已经具备在园区部署的条件,用以降低用能成本,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数字化发展指数(2024)
“十四五”规划实施“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后半程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推进经济复苏。“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十四五”前半程,20项指标的实现情况基本达到预期进度要求,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体现出“十四五”前半程,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重要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同时,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针对新时期新目标,数字化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化发展通过创新应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并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优化,为经济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展望“十四五”后半程,以数字化发展作为重点,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成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连民村“全电示范+综合能源”示范项目
上海浦东连民村距迪士尼5公里,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特色显著、生态环境优美,具有上海城市后花园得天独厚的特质,目前已列入“2019年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综合能源服务系列工作要求,全面实施“美丽乡村服务工程”,实现从传统电能提供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型,上海公司下属浦东供电公司与川沙新镇政府、民宿文化公司共同成立“连民村乡村电气化”项目组,建立友好沟通的推进机制,利用民宿载体全面打造“居民全电再电气化”工程,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灵活智慧、开放共享”的基本理念,创新乡村电气化市场营销服务新模式,助力连民村打造成为“源端清洁低碳、网端安全可靠、荷端清洁智慧、服务开放共享”的美丽乡村。
《电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发展报告》核心观点发布
电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推动电力行业创新发展以及促进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电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发展报告》编写旨在分析研究电力数据要素市场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分析电力数据要素市场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探讨电力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模式、运营机制,展望电力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模式,提出发展建议。为广大数据要素市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本能够深入了解电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读物,引发读者思考借鉴,共同促进电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数字化水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试验
以河南大唐巩义“上大压小”新建工程数字化水岛EPC工程(以下简称:巩义水岛工程)为试点工程,创立电厂水务管理的全新模式数字化“水岛”(是通过对电厂物理和工作对象的全生命周期量化、分析、控制和决策,提高水岛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数字化水岛既不是一个项目,也不是一个软件或系统,而是一种理论和方法。这一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电厂的物理对象和工作对象,其方法是从整个生命周期出发研究如何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控制和决策,在工艺上对火电厂的各类供水、用水、排水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和优化设计,使水资源在电厂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达到一水多用,阶梯使用,提高重复用水率,降低耗水指标,减少污水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在控制上采用现场总线技术,通过数字化通讯方式采集工艺上的各智能仪表、设备的现场设备信息,实现系统诊断、维护及对水岛各工艺系统的监控,确保每一系统的用水排水的水质水量满足运行要求,并进行全厂的水量计算和平衡,实现在线水平衡,通过水平衡管理技术对整个水系统的水量平衡进行分析、指导控制,从而实现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数据要素白皮书(2023)
本白皮书在《数据要素白皮书(202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数据要素理论认识,聚焦过去一年来数据要素探索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热点,重点关注资源、主体、市场、技术四大方面的发展:资源方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企业数据资产入表、个人数据权益保护是各类数据发展的新趋势和着力点;主体方面,企业和政府逐步提升能力,双向发力推进数据要素可持续探索;市场方面,场外场内各有突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数据资源的最优配置;技术方面,基于业务需求支撑数据要素发展的技术体系正加速创新。期望本白皮书的研究成果能为社会各界进一步参与数据要素实践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