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5G产业链及未来趋势
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使用体验,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和超高移动性等,超百倍的能效提升和超百倍的比特成本降低,最终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总体愿景。
基于统一管理平台的变电站全域移动通信研究及实践
针对变电站内机器人巡检、在线监测、程序化操作监控等多样化智能化业务的需求,从通信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网络安全四个层面提出了变电站最后一公里通信综合解决方案。构建云、管、边、端的网络架构,结合5G技术的发展应用,对比分析各类局域网无线通信技术特点,对变电站室内室外场景,高带宽、低时延和低功耗、低速率等场景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即插即用、边缘计算等功能,建设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对各种通信方式(WAPI、LORA、LTE_U等)包括公网(3GGG)进行端到端的管理和安全认证、智能运维、业务通道保障。
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化云业务管理系统
当前,5G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升级,行业应用的类型与数量迅猛扩增,因此,对于5G网络的系统集成、资源调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成熟度高、可复制性强的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尚供应不足,这对5G业务大规模商用落地、满足行业个性化需求造成了阻碍。在此背景下,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移动合作,打造了边缘计算管理平台(下称:iECM平台),平台通过应用边缘计算技术,基于开放、共享、融合的系统架构,支撑边缘云业务灵活建设、动态演进,降低网络时延、带宽压力、传输成本,实现对浙江移动全省5G应用的统一投放、全局调度和高效管理。
基于5G LAN技术的配网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实用方案
为解决配电网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现有光纤通信方案存在建设成本高、运维困难及可拓展性差等难题,文章利用5G LAN全互联二层通信高可靠低时延网络技术,提出基于5G LAN技术的配电网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快速对等通信和组网实用化方案。文章围绕5G LAN适配应用、网络拓扑、业务通信指标等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析,开展实网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5G LAN通信技术满足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应用要求,可以快速、精确地切除故障,实现故障自愈,对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运行水平和供电的可靠性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智慧能源运营平台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石,也是城市生命线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长,能源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挑战。当前,能源公司在生产运营中主要面临三个痛点:一是在供能生产环节,需要探索更加节能、高效、低碳的供能生产模式;二是燃气热力场站、管网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日常生产运维工作量大,效率有待提升;三是供气、供热属于民生保障服务,亟需探索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为解决上述痛点,雄安智慧能源联合国家电网、电信等企业,将5G海量接入、超低时延特性与实际生产场景相结合,建设智慧能源运营平台,落地多项5G应用,为公司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基于VCG拍卖机制的任务卸载策略
基于电力巡检机器人的变电站自动巡检技术能够快速找到故障区域,提升巡检效果。然而由于机器人终端的计算资源和能量有限,如何实时高效地处理巡检机器人采集的图像信息等以实现快速巡检是一个待解决的挑战。考虑到同时存在多个机器人终端将计算任务卸载给多个边缘计算供应商(edge computing provider,ECP),文章提出了基于VCG(Vickrey-Clarke-Groves)拍卖机制的计算任务卸载方案以降低任务处理时延并最大化ECP收益。首先,建立了多个终端向多个ECP进行任务卸载的异构网络模型。考虑到真实任务场景中任务可能是可以拆分的,将子任务以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的形式进行建模,并提出了考虑通信和计算资源时延的计算任务卸载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每个ECP的收益,并通过VCG拍卖机制设计拍卖算法以保证该算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最后,仿真证明该算法的性能能够迅速逼近最优卸载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