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设备带电检测关键技术及工程实践
本项目实现了配电网设备带电检测与智能巡检新技术研究及实用化,提高配电网状态检修效率方面,解决了现场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推动配电网带电检测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研究成果直接指导配电网带电检测现场应用、诊断分析、风险评估工作,在全国两会、APEC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十九大”等重大政治保电活动及首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实现北京电网政治供电“零闪动”的重要保障措施,并在天津、湖北、上海、浙江等地区全面应用。其中“开关柜局放定量检测新技术”、“架空线路超声波检测”等成果已在电网系统内推广应用。 成果目前己具备行业全面推广应用条件。
变电智能巡视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详细介绍了变电智能巡视系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她着重强调了验证巡视主机与巡视装置室内外设备联合巡视作业可靠性,建立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准确性评估方法,以及开展智巡系统现场测试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环保气体绝缘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广泛应用于各电压等级气体绝缘设备中,但SF6气体温室效应严重、高气压使用条件下易液化,因此为了节能减排和降低液化温度的需要,必须对SF6气体绝缘介质加以优化和替代,以降低SF6的用量,同时降低其液化温度。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提出利用SF6/N2混合气体和干燥空气分别作为绝缘介质用于不同电压等级气体绝缘设备中,研制了这两种环保气体的分解组分检测装置,建立了基于气体分解组分分析的环保气体绝缘设备故障诊断方法。通过系列研究、验证和实际工程应用,解决了纯SF6气体绝缘介质温室效应严重、易液化的难题,取得了以下技术创新:针对超/特高压环保气体绝缘设备,构建了宽温范围(-50~100℃)、精密控温的多功能气体绝缘特性试验系统,获取了宽温范围内压力、混合比例对SF6/N2混合绝缘气体绝缘性能的协同效应特性,提出了不同温度下SF6/N2混合气体最优比例、压力配置方法和绝缘性能综合评判准则,提升了气体绝缘设备在宽温范围内的绝缘性能。针对中低压环保气体绝缘设备,提出了常规气压下干燥空气绝缘开关设备气固复合绝缘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结合电场仿真和试验数据获得了不同电场均匀度、气体压力、以及电极间隙下的干燥空气的绝缘耐压特性数据,设计了可拆卸式屏蔽型套管,攻克了高压导体、绝缘气体与绝缘材质三介质交界处易发生电场畸变的难题,实现了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电场均匀化、尺寸紧凑小巧化设计。研制了SF6/N2混合气体和干燥空气两种环保气体的分解组分紫外光谱检测装置,揭示了SF6/N2和干燥空气在典型局部放电条件下的分解特性,提取了有效表征设备局部放电状态的特征组分,建立了基于气体分解组分分析的环保气体绝缘设备局部放电状态评估方法。 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2篇,其中SCI论文19篇、EI论文10篇。对于“电力设备用SF6/N2混合气体性能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于“NISELA系列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项目成果已在武汉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1100kV GIL试验段、文昌局、琼海局、澄迈局、儋州局和海口局等得到了现场试验验证,并在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宁夏等电力公司,以及许继集团等成套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应用,有效提升了特高压气体绝缘设备在极寒条件下的适用性和经济性,SF6使用量减少了70~80%,气体分解组分检测及分析技术在气体绝缘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零值红外智能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瓷绝缘子大量使用。受制造质量、机电负荷、污秽、环境等复杂因素影响,近年来,新投运的及挂网运行时间较长的瓷绝缘子的零值劣化问题日渐突出,给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隐患。传统的火花间隙、绝缘电阻、泄漏电流、紫外、电场、超声等检测方法,目前尚无法实现不停电条件下零值瓷绝缘子快速准确检测;而常规的红外测温方法依赖主观判断,且事后图像数据处理分析工作量大,极有可能造成零值缺陷漏检或误检问题。本报告将汇报科研团队在盘形悬式瓷绝缘子无人机自主红外测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享典型实践案例及应用体会。
数字化计量系统的溯源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
本项目是南方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属于电气测量技术及其仪器仪表技术领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及智能化的发展,数字化测量技术已成为测量领域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的建设使得数字化测量和计量得到大面积应用。数字化计量在设备接口及功能、传输链路、溯源方法、检测技术方面带来变革,虽然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均局限于单一设备及方法,数字化计量设备向国家基准溯源仍存在链路断点,计量检测不成体系,导致数字化计量准确性和法制性难以得到保障。 项目历经多年攻关,研究建立了从数字量到模拟量的不间断溯源链路,以及涵盖交直流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网络设备及数字化电能表等数字化测量各环节、从单一设备到间隔和站域的整体检测系统、现场与实验室研究平台,开发了溯源及检测的成套装备。项目提出了4个主要创新方法,建立了2个仿真、研究平台,形成了18套软硬件系统。
超(特)高压变压器绕组耐受短路能力检测关键成果获评国际领先
近日,由南网科研院、云南电科院牵头完成的“超(特)高压变压器绕组耐受短路能力检测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的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等9位行业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水平高、研制难度大,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