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级超深振冲碎石桩成套装备及技术
该系统具有自学习,自动感知地层信息,自动预测给定 振冲密实电流、自动控制振冲造孔速度、自动控制制桩密实 电流、密实过程自动控制、自动给定造孔所需要的最佳拉力 限制、自动给定振冲各施工工效需要的上水量,下水量、上 气量,下气量等功能。 该项技术研究在 M 水库工程及拉哇水电站几个项目的成 功应用,系统解决超深与复杂地质条件振冲碎石桩技术的瓶 颈和难题,为深厚覆盖层建设高坝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形成 了比较完整 100m 级特深基础振冲碎石桩施工工法,填补了国 内空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特深基础振冲碎石桩施工工 法的成功应用,初步解决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中特深 覆盖层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难题,为雅鲁藏布江下游近 6000 万千瓦的水电开发规划和加深论证提供了初步技术支撑,具 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边坡锚索安全、自动化下索研究与应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能源的不断需求,国家实施宏伟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西电东送”战略,为水电开发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现水电、铁路和公路等工程领域逐步由平原开阔地带向地势险峻的高山峡谷地带转移,工程建设中涉及大量的高边坡锚索支护施工。预应力锚索自动化下索施工工艺,是通过低转速电动液压油泵、高压油管和电动液压顶进装置构成设备的动力系统,顶进装置顶进与回缩带动移动式顶进活塞往返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器对锚索的固定与松开,达到带动索体前进的目的。自动化锚索下索设备,该设备机身轻便,操作灵活,安装简单的下索设备,极大的解放了人的生产力,彻底改变了人力下索施工的现状,值得行业全面推广。
我国首个电源侧一次调频系统并网运行
中国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日前发布消息称,由该公司负责建设的全球首个光伏、储能户外实证实验平台——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储能系统实证实验区一次调频系统正式并网运行,这也是我国首个电源侧一次调频系统并网运行,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具备一次调频功能的重大突破。
战略性水电开发重大工程装备全产业链管理
战略性水电开发重大工程装备全产业链管理,是国内水 电项目引水隧洞施工中首次引入 TBM(双护盾全断面硬岩掘 进机)进行隧道掘进并取得成功的典范。业主主导的战略性 水电开发重大工程装备全产业链管理,重点在于“深”和“管”, 即在传统水电项目管理的框架下,通过业主充分嵌入 TBM 设 计、装备制造、组装、掘进施工和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 业主的核心组织和管理能力,并通过业主搭建 TBM 生产管理 框架,有效组织参建各方并大力推动 TBM 施工安全、质量、 技术、投资、进度方面的管控。同时通过业主深度管理进行 多雄拉隧道掘进管理,进一步摸清区域地质情况、掌握 TBM 核心技术,为后续雅下水电开发中大洞室群积累 TBM 法快速 施工经验。
盘点国家能源集团的19项重要签约!涉及省级政府、能源企业等!
根据协议,将发挥双方资源互补优势,在智能矿山、水电开发、新能源电力系统等领域深化科研合作,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通道,促进学科、人才、技术、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水电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和全过程风险管控的创新研究与应用
工程建设领域通常对工程物资采购采用经验管理,一般很少对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应用供应链理论的分析研究和实践。工程物资作为建筑原材料,在项目总投资中的占比很大。当前我国基建工程发展迅速,以大型水电工程为代表的长建设周期、大规模采购数量的工程物资采购管理越来越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 本项目对传统水电工程的大宗工程物资采购供应管理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工程物资供应链全过程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升了工程物资管理水平。构建了工程物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并实现了信息化的工程物资供应链全过程风险管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供应链动态管理理论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多级库存管理体系,并建立了仿真模型,从全局优化的角度对供应链网络进行再配置;提出了一种用于工程物资管理的供应链网络仿真方法,优化了从原材料起点到市场需求终点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对工程物资供应风险进行了系统的识别和量化管理设计;对长期采购条件下的工程物资调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及合理性验证;开发了用于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决策的软件工具,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物资长短期的供应风险进行模拟,为供应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辅助依据。 本项目的相关成果在雅砻江中下游水电站,特别是两河水电站中得到了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2019年全年,项目成果为两河口水电站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共计约2830万元。先后有中国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水电开发建设单位,中建材四川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嘉华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四川涛峰粉煤灰贸易有限公司等四川区域的重要工程物资供应商前来就本项目成果进行了调研或交流,在项目验收时业界相关单位的专家一致认为本成果具有独创的前瞻性,属于国内外工程物资供应链研究的前沿水平,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项目组共计取得专著2部,软件著作权1项,论文7篇,其中两篇SCI收录。 本项目对传统水电工程的大宗工程物资采购供应管理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理论,并重点对工程物资供应链风险管控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相应信息化工具。物资是工程投资的主要构成之一,出于效率与成本管控需求,建设工程对工程物资的科学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做好工程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电力体制改革形势下发电企业精益化营销管理创新与实施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区域电力市场化比例持续大幅提高,市场电量逐步成为影响发电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同时,受去产能和煤炭产业整合影响,电煤价格普遍上涨,火电企业经营形势十分严峻。在此种不利形势下,发电企业开展直面用户的市场营销工作,面临制度不完善、营销人才和团队缺乏、营销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2016 年 5 月,华电集团为进一步外拓市场,提升效益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电力行业内部率先引入了“精益管理”理念,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市场营销精益管理”的专项试点和推广应用工作。 2016 年下半年以来,乌江公司面对电煤价格快速上涨,火电企业普遍亏损的不利形势,通过对内强化精细管控,完善组织机构,新建了“集体决策、分级授权”的科学高效的决策管理体系(主要创新点一),并同步修编、新编了一系列营销管理制度,为营销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体系保障和制度保障,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管理。对外推行精益化营销,在发电企业内部新建了直购电客户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对主要的目标用户进行细分和画像(主要创新点二),创新性地开展“一户一策”精准的营销方式,在运营优化方面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市场电量的优化匹配和开停机顺序的合理安排,将市场营销与实际生产发电有效衔接,着力提高区域公司市场电量份额和综合管理水平。 经过专项试点阶段推广和 2017 年市场工作实践,电力市场营销工作成效显著。2016-2017 年区域公司火电平均利用小时超过区域平均 310 小时,283 小时;市场交易签约量分别超出交易装机占比 5.5%和 2.02%,完成电量超出交易装机占比 1.9%、1.3%,电价降幅为全省各大发电集团最低。合计增加发电销售收入近 8.3 亿元,新增利润 3.27 亿元。同时协调将大龙电厂 2016 年超出安全边界8.57 亿市场电量转移至内部边际贡献较高的大方、桐梓,有效保障了发电收益 2.4 亿元不外流,增加边际收益 1600 万元。
江西: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规划建设抽水蓄能设施项目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规划建设一批抽水蓄能设施项目,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中国首个电源侧一次调频系统并网运行!基于功率型储能设备!
中国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2日表示,由该公司负责建设的全球首个光伏、储能户外实证实验平台——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储能系统实证实验区一次调频系统正式并网运行,这也是中国首个电源侧一次调频系统并网运行,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具备一次调频功能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