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布式光伏备案流程及所需文件有哪些?
分布式光伏因其灵活性以及就近消纳等特点,逐渐成为光伏装机的主力军,在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中占比首次过半,今年一季度分布式新增装机887万千瓦,占比67%。在如此火爆的装机潮下,你还不清楚分布式光伏备案流程及所需文件吗?
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标准作业方法
本书紧密结合输配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实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不同作业性质、塔型下标准化的无人机巡检作业方法,为电力行业无人机作业人员技能培训和现场巡检应用提供指引。本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为无人机巡检作业要求及工作流程、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精细化巡检作业方法、架空配电线路无人机精细化巡检作业方法、架空线路无人机通道巡检作业方法、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其他巡检作业方法、巡检资料归档。本书可作为电力巡检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学习的指导和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广大无人机爱好者取证用书和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书。 《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标准作业方法》紧密结合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实际,围绕输配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通道巡检、红外测温、三维激光扫描等常见作业类型,详细阐述了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作业要求、工作流程及标准化作业方法。 本书为目前全国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系统性作业方法提供了规范化作业指导,可作为电力巡检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职业等级评价、技能竞赛学习的指导和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广大无人机爱好者取证用书和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书。 本书充分调研了全国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作业现状,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电力企业无人机巡检专家共同参与编写,保障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注:25册(含)起订,免邮寄费。
电力行业无人机应用典型案例
随着智能巡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电网运维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力行业亟需针对无人机应用开展系统性、专业性的深入研究,以增强配电网调控能力和安全性为基础,加强电力巡检工作,增强电网的稳定性。 在此背景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组织电力行业的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在电力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编写了《电力行业无人机应用典型案例》一书,旨在打破目前全国电力行业无人机应用缺少系统、实用性作业方法的现状,为地方电力公司无人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规范和指导。 基于电力行业无人机应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书首创以案例讲技术的方式,广泛征集无人机在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电网建设及安全等领域应用的典型案例,解析无人机应用的规范作业流程,探索可行性较强的实践经验。全书实用性和专业性兼备,能够完善电力行业无人机作业人员技能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无人机作业人员的实际应用技能水平。 联 系 人:张雪亮 手 机:1346644024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财务家园
财务家园突破传统文化建设中的时空限制,建立起多元文化发展机制,用高速的互联网手段传播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以微服务、微应用的形式,将庞大、复杂的办公流程迁移于手机端,设计日常工作、工作动态、专题讨论、财经制度、三个建设五大功能模块26个子项目,成功破解沟通链条长、协作效率低、总部与基层单位信息不同步等管理难题,为公司系统全体财务人员构建了集沟通交流、工作组织、知识传递和成果展示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财务家园体现了财务系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新要求,是财务专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的“安全、好用、易用”的平台,更好的助力公司财务发展和财务管理提升工作。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流服务平台(ELP)创新与实践
电力物流服务平台(Electrical Logistics Platform ,简称:ELP)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现代智慧供应链“五E一中心”重要建设成果之一,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上线。ELP聚焦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依托自主研发的物联传感终端,实现对电网全网重点物资运输的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运用“物流+互联网”思维,实现物联感知、信息技术与物流业务深度融合,在全面升级电力物流工作质效,为“新基建”下的特高压等电网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物资保障的同时,激活数字化运输积累的海量专业数据价值,为电网供应链中的物流业务、工业品物流业务提供支撑服务。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ELP主要包括两项核心功能:运输监控、配送规划,及六项拓展功能:供需对接、应急运力、服务评价、资源共享、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自2018年开始试运行,2019年12月31日正式运行以来,先后支撑了13个特高压和数十个常规电网工程,为3376批电网物资提供了全流程数字化运输监控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总数已达28000余个,监控终端数量1400余台,监控总里程达416万公里。目前已在电网全部重点基建工程中全量应用,全面覆盖220kV及以上线圈类设备(变压器、电抗器)及铁塔等物资。ELP投入使用后,管理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阐述了南方电网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创新实践。南方电网通过构建国产化人工智能平台、自研AI飞轮机制、算力与算法管理,以及大模型“大瓦特”的研发,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同时,通过产业链赋能、行业生态构建,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展望未来,南方电网将继续深入推进电算协同,构建能源AI生态服务商,为国家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战略做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