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福建电力配电通信网规建运实践及新技术应用展望
国网福建电力作为国网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单位,近年来,高标准推进“风雨无忧、雷打不动”高能级配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新能源接入消纳和安全供电能力,配电网有源双向交互和安全供电对“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建设“覆盖更广泛、安全更可靠、接入更灵活、传送更高效”的配电通信网。本报告首先对新形势下国网福建电力配电通信网的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网福建电力在配电通信网“规划、建设、运行”方面的实践以及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探索经验。最后对配电通信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考虑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
提出了考虑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适用于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的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模型;然后,以分布式新能源准入容量最大为目标,建立考虑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模型;其次,利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对模型进行转凸求解;最后,采用改进IEEE 33节点配电网为仿真算例,对不同情景下系统分布新能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考虑需求侧管理和网络重构可以有效提升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
考虑有功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新能源无功优化控制
提出了一种考虑有功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新能源无功-电压下垂双层鲁棒优化控制模型。首先,在参考点优化层,以多时段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静止无功补偿设备与调压变压器的协调控制指令、新能源的无功功率参考值和端口电压参考值等系统中影响无功分布的典型相关控制量进行优化;然后,在斜率优化层,基于双层列生成算法框架,分别建立斜率指令优化主问题模型和极端场景集筛选子问题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适应新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波动,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其并网换流器的无功容量,在优化系统网损和调压设备操作成本的同时,增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张北柔直工程应用构网型控制策略实现满功率送电
近日,构网型柔直控制策略在张北柔直电网工程完成系统调试并成功投入应用,使工程具备450万千瓦满功率送电能力,大幅提升了直流电网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和新能源发电外送能力,为华北电网新能源电量消纳和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注入新动能。
新能源消纳的辽宁实践
记者近日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辽宁省新能源总装机容量为1640.75万千瓦,同比增长15.11%;全年新能源总发电量为311.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0%;辽宁电网新能源利用率达98.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83个百分点。
国网冀北电力全力推进科技创新
今年上半年,冀北电网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60.3万千瓦,同比增长32.06%;新能源发电量476.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48.75%。截至目前,冀北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503万千瓦,占统调装机容量的76.4%。
国网西北分部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强化电网支撑能力 服务“沙戈荒”基地建设
12月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200余台100米高的风力发电机的导叶随风转动,华能苏徳日图风电场和国电投布拉格风电场并网发电。这两个风电场属于我国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至此,西北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
张北柔直工程应用构网型控制实现满功率送电
近日,构网型柔直控制策略在张北柔直电网工程完成系统调试并成功投入应用,大幅提升了直流电网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和新能源外送能力,使工程具备450万千瓦满功率送电能力,为华北电网新能源消纳和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注入了澎湃动能。
冀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超70% 国网冀北电力护航“双高”电力系统运行
“张家口尚义40万千瓦新型高性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项目二期现场,张家口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调试风机和光伏发电设备,为不久后的投运做好充足准备。按计划,本月底前,这个项目就能实现并网发电。”国网冀北电力调控中心新能源处副处长王靖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