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89条 监控
PPT

风险监控指挥中心及物联网智慧工地建设

发布日期:2020-01-06

阐述了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风险监控指挥中心及物料网智慧工地建设的背景。并就风险监控指挥中心平台、物联网智慧工地建设情况、建设内容、建设历程以及初步建设成果进行全面介绍。最后分享了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风险监控指挥中心、物联网智慧工地即将开展的工作计划及未来展望。

524198次浏览
成果

集合式主变耐压及局放试验移动平台

发布日期:2019-06-19

  集合式电力变压器耐压及局放试验移动平台由一线工人自主研发制作,彻底解决了试验设备繁多、接线调试复杂、环境要求严苛的问题,提升了试验效率,改善了试验环境,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创新点主要有:(1)平台功能区域化。功能分区,有效隔离,减少试验干扰,提高试验效率;(2)设备仪器定置化。规范安置设备,固化仪器接线,减少调试工作量,降低出错风险;(3)试验环境标准化。严苛环境一室满足,打造标准试验环境,有效屏蔽环境干扰;(4)安全管控可视化。通过监控装置及时掌握设备状态,保障人员、设备安全;(5)吊装运输简易化。有机整合所需设备,实现“一台即走”,降低运输难度,减少装卸时间,保障吊装安全。项目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13113次浏览
报告

【2021国网集中招标篇】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会员版)

发布日期:2021-03-02

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项目变电设备招标总计九次。除第一次至第六次外,国家电网公司还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协议库存招标。本报告中所有物资类别均仅统计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项目变电设备招标中该类别的数据。 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项目变电设备各批次招标中,第一次招标27家网省公司均有参与;第三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一次协议库存、第二次协议库存招标中,除安徽外,其余26家网省公司均有参与;第二次招标中,除安徽、青海外,其余25家网省公司均有参与;第四次招标中,除安徽、陕西外,其余25家网省公司均有参与;第七次招标中,共有山东、浙江、冀北、上海、黑龙江、青海、辽宁、新疆、吉林9家网省公司参与。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项目变电设备招标除27家网省公司外,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4家项目单位也有参与。 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项目变电设备各批次招标中,第一次招标的变压器、组合电器、隔离开关、断路器、开关柜、互感器、电容器、避雷器、支柱绝缘子、电缆、电缆附件、保护类设备、变电站监控等设备在ecp1.0平台招标;第一次招标的消弧线圈、电抗器、复合屏蔽封闭绝缘母线,以及其余所有批次的所有设备均在ecp2.0平台招标。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1——国网集中招标篇》共统计变压器、组合电器、隔离开关、断路器、开关柜、互感器、消弧线圈、电抗器、电容器、避雷器、支柱绝缘子、电缆、电缆附件、保护类设备、变电站监控、复合屏蔽封闭绝缘母线、运检监控系统、仪器仪表、特高压安稳装置等19个物资类别,比上年新增了仪器仪表、特高压安稳装置2个物资类别。 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项目变电设备招标包括6kV、10kV、2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35,10kV”、“35,20,10kV”等13种电压等级,其中后两种仅在保护类设备招标中出现。 

3312次浏览
报告

2023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白皮书

发布日期:2023-10-24

我们期望实现“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风光能量获取、发电转换、输电、电网连接、监控与运行过程均在无人的环境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把电场交给机器和系统”的“无人化”场站。通过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智慧运营,实现新能源运营“远程监控、区域检修、分级管理、场站无人”的“无人值守”模式。在此背景下,金风科技联合中电联风力发电分会、国华投资、大唐、三峡能源、中国电建、京能、嘉泽新能源、腾讯、海康威视等团体和企业,基于行业研究、调研分析、项目实践,共同提出了新能源业务与数字化融合、人与机器融合的双融合人机协同智慧运营模式,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机器替代人工,如何构筑开放的数字平台,加速新能源企业向场站“无人值守”运营模式转型升级,以满足新能源发展的需求,迎接未来的挑战新能源运营数字化转型机遇已经到来,宏伟画卷已逐步展开,需要行业内外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共同谱写新时代能源发展新篇章。

1634次浏览
PPT

《500(33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技术规范(试行)》解读

发布日期:2022-07-29

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管理部为规范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建设,特下发《500(33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技术规范(试行)》,正文从系统架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巡视点位要求、摄像机及预置位命名要求、系统接口、系统信息安全要求、运行环境及可靠性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在附录中对巡视主机与多个系统(上级系统、机器人及无人机系统、主辅设备监控系统)之间的接口、巡视任务参考点位表和主辅设备监控系统联动信号点表、数据分析对象和智能分析对象场景、摄像机配置原则和巡视报告、文件传输要求也进行了约束。

1252次浏览
成果

从“三横五纵”到“纵横”监 督的管理创新

发布日期:2021-09-17

2015 年 3 月中央巡视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科院”)有 1 人被立案;巡视结束后,我们全力整改问题并严肃追责,先后给予党政纪处分 17 人,诫勉谈话 35 人,提醒谈话 79 人,批评教育 13 人,挽回经济损失 1966 万元。剖析问题,发现内部监控和内部管控出现监管脱节,“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是主因。该管理创新构建了“两个责任”互为落实促进、互为精益促进、互为循环提升的大监督格局,持续深化从“三横五纵”监督到“纵横”监督,再到“纵横”监督网格化的管理进阶 。在体制理念上:高度体现党管企业和从严治党理念,党委成立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纪委监督责任和第一责任人,明晰从党委委员到各层级各岗位的“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狠抓“纵向”履职到位和“横向”监督协同,持续完善内部监控和内部管控的精益化互动,突出细化落实“两个责任”到人。在机制运作上:从解决存量问题开始,强化横向协同,形成了“两面、三层、五条业务线”的“三横五纵”监督机制。“遏增量”促发展阶段,强化主体责任“纵向”落实优先,抓紧监督责任落实,形成“两个责任”落实“两促进、一提升”良性循环,完成从“三横五纵”到“纵横”监督转变,从根本上实现问题断流治本。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召唤下,持续提升监督工作质量,进一步细化“纵横”监督网络,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到人,完善并制度化确立“纵横”监督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方式方法上:抓好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常态开展公务回避、严格纪律审查和惩处机制、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持续深化以案治本、健全多维激励机制的“六个工作着力点”。在工作模式上:持续开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季度滚动回查和回查监督,持续强化业务部门自我监督以及纪检监察部门专责监督,补齐监督短板,强化监督协同。在行动设计上:采用“1+3+5+X+N”监督架构:“1”即党委领导下的监督管理委员会。“3”即履职监督、管理监督、执纪再监督三个横向监督管理层。“5”即五条业务线监督小组。“X”即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的监督。“N”即实行“定级、定格、定人、定责”的分线分片负责和分级分格负责相结合的网格化监管模式。 该管理创新运转高效,有效防范化解重要业务领域风险,较好完善竞争性业务内部监管的分权制衡和互为促进,为竞争性业务拓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吸引了多家单位和同行前来交流学习,显现了良好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关键词:
1233次浏览
报告

分布式异构智能算力的管理和调度技术研究报告

发布日期:2024-01-11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的不断攀升,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和信息服务的深度融合正加速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变革。算力作为承载信息数据的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显示,至2023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78.5EFlops,增速为72%,在我国算力占比达59%,成为算力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据IDC等机构预测,至2025年,新增数据量180ZB,其中80%的增长来自于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非结构化的数据。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发展,激发了更多智能数据处理的需求和场景,对新型智能算力的需求激增。本研究围绕典型智能计算应用对异构算力的协同及调度需求,研究泛在异构算力参与训练或推理过程的协同需求、调度需求,研究泛在异构算力参与训练或推理过程的协同需求,包括异构算力类型、规模要求、性能要求、网络要求、数据传输要求等,分析异构算力协同的应用场景等特点,考虑同数据中心、跨数据中心、跨云边端多级、池化和非池化异构算力并存等各种场景下,算力协同的需求及可行性。研究分析异构算力资源分类整合、池化重构和智能分配等技术方案。研究分布式异构算力资源管理技术方案,包括管理跨数据中心、边缘及端侧的GPU、FPGA等异构算力设备,已虚拟化或池化的异构硬件,研究对异构算力资源进行标识和监控的方案,对算力进行细力度切分供给的技术方案,研究对计算任务进行异构算力匹配和调度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何匹配差异化的计算任务到相应的异构算力节点,如何支持异构算力资源高效和细粒度分配,基于应用场景的负载差异性,建立面向多样化异构算力资源和上层多场景需求的多元异构算力统一调度架构,统一资源实时感知,抽象资源响应和应用调度。研究分布式AI框架支持分布式异构算力的管理和调度技术方案。

1181次浏览
成果

可远程在线核容放电的变电站智能直流系统

发布日期:2023-05-29

本项目通过对直流电源系统框架、蓄电池全状态多变量监测方法及在线核容放电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首次提出新型直流电源系统中两段直流母线互为备用策略、蓄电池远程在线核容放电的控制策略和关键技术,形成一套远程在线核容放电的变电站智能直流系统,由蓄电池全状态智能监测、在线核容成套设备、DC-DC直流智能母联和智能高频开关充电模块及站用电源监控系统组成,可实现功能:1以DC-DC智能母联搭建出两段直流系统的在线热备用框架,当发生直流母线失压或欠压时,能自动保持直流母线的连续供电特性,保证直流系统供电可靠性;2.不脱离直流系统下蓄电池远程在线核容放电(所放电的电能回馈电网)和蓄电池全状态多变量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测、维护,替代原有静态、离线、人工的蓄电池运维模式,及时发现蓄电池隐患,提高运维效率;3.实现直流充电机对交流输入低电压和缺相的适应性的措施,进一步保证电网故障初期直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4.搭建一套完整的蓄电池远程后台维护系统,可管理500个变电站的蓄电池系统,可实现站用电源系统的实时监测、蓄电池自动在线养护、历史数据保存及分析、蓄电池性能综合评估、蓄电池劣化的提前预警等,提高蓄电池维护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PPT

配电设备数字化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探讨

发布日期:2020-11-02

首先介绍了当前配网在数字化电网建设背景下面临的挑战,然后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提出针对数字化电网中配网设备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设备监控的整体技术架构及关键技术,形成设备健康评估管理体系及设备资源全景展示的执行方案,接下来介绍了试点应用的情况及效果;最后提出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969次浏览
PPT

南方电网通信电源蓄电池远程核容技术应用

发布日期:2024-07-16

南方电网通信电源蓄电池远程核容技术应用:项目简介、关键技术及创新、成果及技术对比分析、推广应用及经济、社会效益。包含:通信数字电源远程运维关键技术及规模化,主要是为解决通信电源监视不到位导致变电站通信系统全部中断的风险,以及解决人工对蓄电池核容放电效率低和强度大等问题。南方电网针对近年来多次发生厂站通信电源全失,导致生产实时业务通道中断,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的问题,从2017 年开始就开展通信电源精益化管理工作和通信蓄电池远程核容技术研究,通过规范通信电源远程监控、干接点告警接入等方式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和运维规范化管理手段,杜绝通信电源全停风险。

903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4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5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EPTC双周刊

8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